“桂華望處誰不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桂華望處誰不惜”全詩
起清風,明似雪,薄衣階下寒泉滴。
隨且情,何豁達,五音罷去無蹤跡。
星稀斗暗一寬窄,桂華望處誰不惜。
分類:
《緣識》宋太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緣識》是宋太宗所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中秋夜的景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緣識
朝代:宋代
作者:宋太宗
圓轉魄,東升慢上露先濕。
起清風,明似雪,薄衣階下寒泉滴。
隨且情,何豁達,五音罷去無蹤跡。
星稀斗暗一寬窄,桂華望處誰不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中秋夜的景象。詩人觀察到月亮逐漸升起,它的光輝使露水早早地濕潤了花葉。微風輕拂,仿佛雪花飄落,薄衣下的臺階上冷泉滴水聲清脆。然而,這一切美景都不過是暫時的,五音的音樂早已結束,不再留下任何痕跡。星星稀疏,北斗若隱若現,其間的距離或寬或窄。遠望桂花的地方,誰不會珍惜這美好的時刻呢?
賞析:
《緣識》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月色明亮的中秋夜景象,展現了宋太宗對自然美景的敏感和感受力。詩人通過對環境的細致觀察,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清新和寂靜的夜晚。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清新,如月亮升起時露水的濕潤、微風中雪花的飄落,以及寒泉滴水的聲音。這些描寫既傳達了自然界的美麗,又給人以冷靜和寧靜的感受。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這一美景的珍惜之情。五音的音樂已經結束,而星星和北斗的位置則不斷變化,這也象征著美好時刻的短暫和無常。詩人希望讀者能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刻,因為這些美好的景象并非長久可得。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瞬間美好的感慨和珍惜之情。詩人的細膩觀察和深情表達使這首詩詞成為了宋太宗作品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桂華望處誰不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shí
緣識
zhōng qiū yè, yuán zhuǎn pò,
中秋夜,圓轉魄,
dōng shēng màn shàng lù xiān shī.
東升慢上露先濕。
qǐ qīng fēng,
起清風,
míng sì xuě, báo yī jiē xià hán quán dī.
明似雪,薄衣階下寒泉滴。
suí qiě qíng, hé huò dá,
隨且情,何豁達,
wǔ yīn bà qù wú zōng jī.
五音罷去無蹤跡。
xīng xī dòu àn yī kuān zhǎi,
星稀斗暗一寬窄,
guì huá wàng chù shuí bù xī.
桂華望處誰不惜。
“桂華望處誰不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