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去東林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去東林下”全詩
又向深山住,還聞古寺鐘。
出生供野鳥,持況伏潭龍。
好去東林下,吟看五老峰。
分類:
《別惠上人》宋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惠上人》是宋代詩人宋無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歸來,虎豹猶如大地上的明亮月光,我摧毀了僧帽,穿過云霧飛入松林。我將再度離開,前往深山中居住,但我依然能夠聽到古寺鐘聲回響。我在荒野中出生,供養著野鳥,就像持況(一種神獸)伏在潭中的龍一樣。我喜歡去東林下,吟唱并凝視著五老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宋無離別親友,遠離塵囂,回歸大自然的情感。詩人借助秋天的意象來描繪自己的歸途,通過虎豹與明亮的月光相對應,突顯了歸途中的堅定和光明。在詩人的旅途中,他摧毀了僧帽,象征著他舍棄了塵世的束縛,進入了松林,與自然相融。盡管離開了親友,他依然能夠聽到古寺鐘聲,這是一種心靈的寄托和安慰。詩人在大自然中生活,供養著野鳥,與自然界的生靈共存。最后,他欣賞東林下的五老峰,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別惠上人》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融入了自然元素和禪意,展現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思想傾向。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傳遞了一種深沉、寧靜、超脫的情感。詩人選擇了虎豹與明亮的月光作為秋天的意象,彰顯了歸途中的力量與光明,同時也呼應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摧毀僧帽、穿過云霧,表現出詩人拋棄世俗束縛、追求自由的決心。古寺鐘聲的回響,使詩人在遠離塵囂的深山中也能感受到心靈的寄托和寧靜。供養野鳥,持況伏潭龍,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的關懷和敬畏。最后,詩人贊美東林下的五老峰,表達了對壯麗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以描繪詩人離別歸途的心情為主線,表達了對自由、自然和心靈追求的渴望。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種寧靜、超脫的氛圍,給人以心靈的慰藉和啟迪。
“好去東林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huì shàng rén
別惠上人
qiū guī hǔ xī yuè, cuī xī rù yún sōng.
秋歸虎豀月,摧錫入云松。
yòu xiàng shēn shān zhù, hái wén gǔ sì zhōng.
又向深山住,還聞古寺鐘。
chū shēng gōng yě niǎo, chí kuàng fú tán lóng.
出生供野鳥,持況伏潭龍。
hǎo qù dōng lín xià, yín kàn wǔ lǎo fēng.
好去東林下,吟看五老峰。
“好去東林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