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倦解幽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寢倦解幽夢”全詩
酒醒秋簟冷,風急夏衣輕。
寢倦解幽夢,慮閑添遠情。
誰憐獨欹枕,斜月透窗明。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晚秋》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秋
竹露滴寒聲,
離人曉思驚。
酒醒秋簟冷,
風急夏衣輕。
寢倦解幽夢,
慮閑添遠情。
誰憐獨欹枕,
斜月透窗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寂靜和離愁。作者以自然景物來表達他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孤寂之感。竹林中的露水滴下,發出寒冷的聲音,這使離開家鄉的人在清晨時思念家鄉更加強烈。醒來后,床上涼意撲面而來,秋風吹拂著輕薄的夏衣。作者處于半夢半醒之間,疲倦的身體解開了幽夢的纏繞,空閑的心里又添上了對遠方的思念和牽掛。誰會憐憫獨自躺在枕頭上的人,斜月透過窗子,窺視著那孤獨但明亮的夜晚。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表達了作者的寂寥和思念之情。竹林中的露水、秋涼和輕風都成為作者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媒介。作者雖然身處異鄉,但對故鄉的思念并未減少。他在夢醒之際,解開了夢中的幽思,空閑的心頭卻又增添了對遠方的牽掛。詩的最后一句"誰憐獨欹枕,斜月透窗明"直接表達了作者孤獨的心境,枕頭上只有他自己,窗外斜照的月光透過窗戶,照亮了他的思緒。整首詩字里行間都流露著唐代的韻致和離愁,表達了作者的寂寞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寢倦解幽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qiū
晚秋
zhú lù dī hán shēng, lí rén xiǎo sī jīng.
竹露滴寒聲,離人曉思驚。
jiǔ xǐng qiū diàn lěng, fēng jí xià yī qīng.
酒醒秋簟冷,風急夏衣輕。
qǐn juàn jiě yōu mèng, lǜ xián tiān yuǎn qíng.
寢倦解幽夢,慮閑添遠情。
shuí lián dú yī zhěn, xié yuè tòu chuāng míng.
誰憐獨欹枕,斜月透窗明。
“寢倦解幽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