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聞哀苦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聞哀苦吟”全詩
殘月曉窗迥,落花幽院深。
望山移坐榻,行藥步墻陰。
車馬門前度,遙聞哀苦吟。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春病》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病》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病來閑臥久,因見靜時心。
殘月曉窗迥,落花幽院深。
望山移坐榻,行藥步墻陰。
車馬門前度,遙聞哀苦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患病久病的人的心境和環境。病人因為長時間的臥床休養,情緒變得平靜。在黎明時分,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殘月的光輝,映照在窗戶上,窗外的院子里落滿了花瓣,顯得十分幽靜。病人望著遠處的山,調整了自己坐榻的位置,還在院墻的陰影下行走,踏著藥物的氣息。門前有車馬經過,傳來遙遠的悲苦之聲。
賞析:
《春病》通過描寫病人的環境和心境,表達了詩人對疾病和人生的思考。詩中的病人在長期的病榻之上,逐漸消除了外界的喧囂和雜念,心境變得安詳。在清晨的時刻,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美好,殘月的明亮和院子中的花朵給他帶來了一種幽雅的氛圍。望山、移榻、行藥步墻陰,這些動作都是病人尋求內心平靜的方式,同時也代表了他對康復的希望和努力。然而,車馬經過門前,傳來的是哀苦的吟唱聲,這一景象與病人的安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人生的苦難與病痛的存在。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刻畫了病人的心理狀態和周圍環境,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傳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疾病的體驗。它展現了人在病榻上的孤獨與沉思,以及對生命的珍視和對疾病的無奈。這首詩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使人們對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遙聞哀苦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bìng
春病
bìng lái xián wò jiǔ, yīn jiàn jìng shí xīn.
病來閑臥久,因見靜時心。
cán yuè xiǎo chuāng jiǒng, luò huā yōu yuàn shēn.
殘月曉窗迥,落花幽院深。
wàng shān yí zuò tà, xíng yào bù qiáng yīn.
望山移坐榻,行藥步墻陰。
chē mǎ mén qián dù, yáo wén āi kǔ yín.
車馬門前度,遙聞哀苦吟。
“遙聞哀苦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