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寓龍陽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憶寓龍陽館”全詩
登朝俱老大,分祛幾春秋。
脫屣追三景,遺衣復一丘。
無因素車送,感舊涕雙流。
分類:
《朝議大夫致仕張公挽辭二首》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議大夫致仕張公挽辭二首》是蘇頌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寓龍陽館,曾陪布素游。
登朝俱老大,分祛幾春秋。
脫屣追三景,遺衣復一丘。
無因素車送,感舊涕雙流。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頌寫給致仕的張公的挽辭。詩人回憶起曾經與張公一起在龍陽館度過的美好時光,一同游覽花園。他們共同經歷了歲月的風雨,一同參與國家的政務,如今都已經年老。詩人感嘆時光如梭,歲月匆匆,他們已經度過了許多個春秋。回首往事,詩人感慨萬分,他們相伴的時光已經過去,只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回憶和感慨表達了詩人對張公的深情厚意。詩人在開篇就提到了寓居的龍陽館,這是他們共同的居所,象征著友情和相伴的美好時光。詩中的布素游指的是一起游覽花園的經歷,顯示了兩人的情誼和共同愛好。
詩人在詩中用"登朝俱老大,分祛幾春秋"表達了他們共同參與政務的經歷,年事已高,一同承擔了國家的責任和辛勞。"脫屣追三景,遺衣復一丘"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他們一同經歷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事情,但這些時光已經過去,只留下了一些遺物和回憶。
詩的最后兩句"無因素車送,感舊涕雙流"表達了詩人對張公的離別之情。詩人希望能夠親自送行,但由于某種原因無法做到,只能以淚水表達自己的感慨和離別之情。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友情和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通過對過去的回憶,詩人表達了對張公的深深的敬意和離別之情,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
“憶寓龍陽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yì dài fū zhì shì zhāng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朝議大夫致仕張公挽辭二首
yì yù lóng yáng guǎn, céng péi bù sù yóu.
憶寓龍陽館,曾陪布素游。
dēng cháo jù lǎo dà, fēn qū jǐ chūn qiū.
登朝俱老大,分祛幾春秋。
tuō xǐ zhuī sān jǐng, yí yī fù yī qiū.
脫屣追三景,遺衣復一丘。
wú yīn sù chē sòng, gǎn jiù tì shuāng liú.
無因素車送,感舊涕雙流。
“憶寓龍陽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