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雖浮屠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雖浮屠流”全詩
子雖浮屠流,乃抱風騷志。
錢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
何處最堪懷,飛來峰下寺。
分類:
《逢錢塘詩僧》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逢錢塘詩僧》
朝代:宋代
作者:蘇頌
逢錢塘詩僧,把手忽相逢,
開談究詩義,子雖浮屠流,
乃抱風騷志,錢塘佳山水,
一一助清思,何處最堪懷,
飛來峰下寺。
中文譯文:
在錢塘遇見一位寫詩的僧侶,我們突然相遇,
展開對詩詞意義的探討,他雖然是出家人,
卻懷抱著追求文學藝術的志向。錢塘美麗的山水,
一個個都助我清晰地思考。最讓我懷念的是何處呢,
在飛來峰下的寺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頌寫給一位在錢塘(現為杭州西湖)遇見的詩僧的贊美之作。詩中描述了詩人和詩僧的相遇,兩人成為詩詞的交流伙伴。詩人對詩僧的贊賞表現在他認為詩僧雖然是出家人,但是仍然懷揣著風騷的志向,追求文學藝術。這種對詩僧的贊賞也可以看作是對文學創作的崇高追求的贊美。
詩中描繪了錢塘的美麗山水,這里的景色激發了詩人的清思。山水的美麗和清幽環境成為詩人創作的靈感源泉,使他的思緒更加清晰。最后,詩人懷念的地方是飛來峰下的寺廟,這里可能是他們相遇的地方,也是他們交流詩詞的場所。飛來峰作為錢塘的一座名山,以其陡峭的形狀和壯麗的景色吸引著眾多文人墨客。
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和詩僧的相遇,表達了對文學藝術追求的贊美和對清凈環境的向往。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將內心的感悟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展現了蘇頌對詩詞創作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子雖浮屠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g qián táng shī sēng
逢錢塘詩僧
bǎ shǒu hū xiāng féng, kāi tán jiū shī yì.
把手忽相逢,開談究詩義。
zi suī fú tú liú, nǎi bào fēng sāo zhì.
子雖浮屠流,乃抱風騷志。
qián táng jiā shān shuǐ, yī yī zhù qīng sī.
錢塘佳山水,一一助清思。
hé chǔ zuì kān huái, fēi lái fēng xià sì.
何處最堪懷,飛來峰下寺。
“子雖浮屠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