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煙不改盧龍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煙不改盧龍俗”全詩
風煙不改盧龍俗,塵土猶兼瀚海沙。
朱版刻旗村賜食,青氈通幰貴人車。
皇恩百歲加荒景,物俗依稀欲慕華。
分類:
《奚山路》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奚山路》是蘇頌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以描繪奚山路為主題,通過對路旁景物和人情的描寫,表達了對物質繁華和榮華富貴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對樸素自然和清雅境界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
行走奚山路更加遠,路旁時常見到百余家。
風煙依舊,盧龍俗事未改變,塵土上還混雜著瀚海的沙。
朱版刻旗村里賜予食物,青氈鋪設通向貴人的車。
皇恩百歲加荒涼景象,俗世物欲依稀渴望華貴。
詩意與賞析:
《奚山路》通過對奚山路的描寫,展現了一個繁華熱鬧的場景。詩人行走在奚山路上,路旁百余家,人來人往,生活繁忙而充實。風煙依舊,盧龍的習俗未變,塵土上還彌漫著瀚海的沙塵,顯示著維持著繁華的背后依舊有樸素的自然和樸實的生活。
詩詞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富貴和物質繁華的向往。朱版刻旗是皇家所賜,村里的人們可以獲得皇家的賞賜,享受到豐盛的食物。青氈通幰貴人車,意味著高貴人物的車馬可以通過鋪設的青氈前往。這些描寫表明了物質繁榮和榮華富貴的存在,也反映了人們對這種富貴生活的渴望。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中透露出一些對樸素自然和清雅境界的向往。皇恩百歲加荒景象,指的是皇恩百歲的賜予,加上荒涼景象,顯示了物質富足和繁華背后的荒涼和虛幻。物俗依稀欲慕華,指的是人們對物質繁華的向往,但內心中依然對清雅和樸素的生活有所向往。
《奚山路》通過對景物和人情的描寫,展現了繁華與樸素、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對比。詩人既向往富貴和物質的繁榮,又保留了對自然和樸素的向往。這種對比和矛盾使得詩詞具有一種深度和內涵,引發讀者對人生價值觀和物質追求的思考。
“風煙不改盧龍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shān lù
奚山路
xíng jǐn xī shān lù gèng shē, lù páng shí jiàn bǎi yú jiā.
行盡奚山路更賒,路旁時見百馀家。
fēng yān bù gǎi lú lóng sú, chén tǔ yóu jiān hàn hǎi shā.
風煙不改盧龍俗,塵土猶兼瀚海沙。
zhū bǎn kè qí cūn cì shí, qīng zhān tōng xiǎn guì rén chē.
朱版刻旗村賜食,青氈通幰貴人車。
huáng ēn bǎi suì jiā huāng jǐng, wù sú yī xī yù mù huá.
皇恩百歲加荒景,物俗依稀欲慕華。
“風煙不改盧龍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