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穢污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穢污質”全詩
不知穢污質,群沸沼池清。
游子得無淚,羈人若為情。
華堂有絲竹,皆厭爾虛聲。
分類:
《聞蛙》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蛙》是蘇頌的一首宋代詩詞,描述了蛙黽的鳴叫聲對人情的影響以及人們對虛假聲音的厭倦。
詩詞的中文譯文:
蛙黽何所恃,喧喧矜善鳴。
不知穢污質,群沸沼池清。
游子得無淚,羈人若為情。
華堂有絲竹,皆厭爾虛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蛙黽的鳴叫聲為主題,通過對聲音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情世故和虛假聲音的反思。
首先,詩中提到蛙黽(蛙和黽都是青蛙的意思),以及它們的喧鬧聲。蛙黽自以為鳴叫得很好,但它們并不了解自己聲音的穢污和質量。這可以被視為對人們自以為是、自吹自擂的態度的諷刺。蛙黽們在沼澤中鳴叫,卻不知道池塘水清澈明亮。這種對比,也可以被理解為作者在對社會上的虛偽面具和真實的對比。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游子和羈人。游子是指離鄉背井的人,而羈人則是指被困在異鄉的人。詩中表達了游子無淚可流的悲傷和羈人對于情感的困擾。在這個異鄉中,他們面對的不僅是身處陌生環境的孤獨,還有人情冷暖的不可預測。
最后兩句提到了華堂中的絲竹音樂,但作者對這些虛假聲音已經感到厭倦。這可以被視為對虛假和虛偽的藝術形式的批評。作者希望能夠聽到真實、純粹的聲音,而不是虛假的華麗外表。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蛙黽的鳴叫聲為線索,通過對聲音的描寫,反思了社會上的虛偽和人情的復雜。同時,詩人呼喚著真實和純粹的聲音,表達了對虛假和偽裝的厭倦。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讓人反思生活中的真實和虛假的界限。
“不知穢污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wā
聞蛙
wā miǎn hé suǒ shì, xuān xuān jīn shàn míng.
蛙黽何所恃,喧喧矜善鳴。
bù zhī huì wū zhì, qún fèi zhǎo chí qīng.
不知穢污質,群沸沼池清。
yóu zǐ dé wú lèi, jī rén ruò wéi qíng.
游子得無淚,羈人若為情。
huá táng yǒu sī zhú, jiē yàn ěr xū shēng.
華堂有絲竹,皆厭爾虛聲。
“不知穢污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