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仙語人聽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星星仙語人聽盡”全詩
海風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盤獻天帝。
華表千年鶴一歸,凝丹為頂雪為衣。
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云翻翅飛。
分類: 步虛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雜歌謠辭·步虛詞》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歌謠辭·步虛詞》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阿母種桃云海際,
花落子成二千歲。
海風吹折最繁枝,
跪捧瓊盤獻天帝。
華表千年鶴一歸,
凝丹為頂雪為衣。
星星仙語人聽盡,
卻向五云翻翅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桃花盛開、代代傳承的景象。詩中提到,阿母種下的桃樹在海的盡頭,經歷了二千年的歲月,在海風的吹拂下,最繁盛的枝條凋謝。然而,子孫們仍然將桃花作為祭品,跪拜捧獻給天帝。華表千年,唯有一只仙鶴歸來,它的頭頂凝結著丹霞,身上披著潔白的雪。它曾聽盡星星的仙語,現在展翅向五云飛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桃花的盛開、傳承和最終凋謝,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歲月的悲涼。桃花代表著生命和希望,而桃花因其短暫的開放期而更顯珍貴。詩人通過桃花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對時光流轉的感嘆和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詩中出現的華表和仙鶴,則是象征著長壽和神仙的存在。華表積淀了千年,而仙鶴回歸,說明它已經穿越時空。通過這些寓意象征的元素,詩人希望表達人們對于長壽、不朽和超越塵世的向往。
整首詩詞平仄優美,描繪了自然景物和神秘的仙境,蘊含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思考。同時,通過描繪桃花的歲月更迭和寄托在仙境中的希望,詩人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追求長壽和不朽的美好愿望。
“星星仙語人聽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ē yáo cí bù xū cí
雜歌謠辭·步虛詞
ā mǔ zhǒng táo yún hǎi jì, huā lào zǐ chéng èr qiān suì.
阿母種桃云海際,花落子成二千歲。
hǎi fēng chuī zhé zuì fán zhī, guì pěng qióng pán xiàn tiān dì.
海風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盤獻天帝。
huá biǎo qiān nián hè yī guī, níng dān wèi dǐng xuě wèi yī.
華表千年鶴一歸,凝丹為頂雪為衣。
xīng xīng xiān yǔ rén tīng jǐn, què xiàng wǔ yún fān chì fēi.
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云翻翅飛。
“星星仙語人聽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