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聽鳴雞欲度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聽鳴雞欲度關”全詩
雙燕營巢始西別,百花成子又東還。
暝驅羸馬頻看堠,曉聽鳴雞欲度關。
羞見竇師無外役,竹窗依舊老身閑。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華岳寺》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華岳寺
山前古寺臨長道,
來往淹留為愛山。
雙燕營巢始西別,
百花成子又東還。
暝驅羸馬頻看堠,
曉聽鳴雞欲度關。
羞見竇師無外役,
竹窗依舊老身閑。
譯文:
華岳寺,位于山前,臨近長道,
人們為了熱愛山水而來往往淹留在這里。
雙燕在此筑巢,遷徙始終向西別,
百花在此開花結果,又重新回到了東方。
黃昏驅趕瘠馬,常常停留在關隘間仔細觀看,
黎明時分聆聽鳴雞,即將跨過山關。
我羞愧地看見竇師無需做外面的苦工,
他還是舊時倚靠著竹窗,老歲月過得輕松自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華岳寺,詩人通過對寺廟和周圍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對美麗的山水景色的喜愛和對寺廟安逸閑散的生活的羨慕。
詩的開頭,山前有座古寺,坐落在長道旁,這里環境秀美,吸引著來往的人們停留,他們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山水。
接著描寫了雙燕在此筑巢的景象,雙燕是一種善于遷徙的鳥類,它們選擇了這里作為棲息地。百花也在這里開花結果,然后重新回到了東方,可見這里是一個充滿生機和美麗的地方。
詩中還描寫了詩人黃昏時驅趕瘠馬,停留在關隘(關隘是山道的轉折點,要辦過關隘就可以進入山區),觀看堠(關隘旁的矮墻)。這展示了詩人對山水的迷戀和傾慕之情,也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對普通生活細節的關注。
詩的最后,詩人羨慕地說,見到竇師在寺廟中無需做外面的苦工,依舊過著老歲月輕松自在的生活。竇師可能是指寺廟中的和尚或者僧侶,詩人通過羨慕他的生活,也暗示了自己希望能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
整首詩描寫了華岳寺的山水景色和這里的寧靜閑散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對這美麗的風景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和向往。
“曉聽鳴雞欲度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 yuè sì
華岳寺
shān qián gǔ sì lín zhǎng dào, lái wǎng yān liú wèi ài shān.
山前古寺臨長道,來往淹留為愛山。
shuāng yàn yíng cháo shǐ xī bié,
雙燕營巢始西別,
bǎi huā chéng zi yòu dōng hái.
百花成子又東還。
míng qū léi mǎ pín kàn hòu, xiǎo tīng míng jī yù dù guān.
暝驅羸馬頻看堠,曉聽鳴雞欲度關。
xiū jiàn dòu shī wú wài yì, zhú chuāng yī jiù lǎo shēn xián.
羞見竇師無外役,竹窗依舊老身閑。
“曉聽鳴雞欲度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