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見漢江流不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悶見漢江流不息”全詩
江流不語意相問,何事遠來江上行。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使東川》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使東川·江上行》是唐代詩人元稹寫的一首詩。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悶見漢江流不息,
悠悠漫漫竟何成。
江流不語意相問,
何事遠來江上行。
詩意:
詩人元稹在這首詩中描繪了自己在江邊旅行的情景。他觀察到漢江的水流不斷向前,似乎沒有目的地,引發了他的思考。他想知道這個綿延不絕的江流在漫長的行進中是否有特定的目標。他借江流與自己的對話,詢問遠來的目的是什么。
賞析:
這首詩通過觀察江流的行進,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和思考。詩人將漢江的流動與人生的旅程進行了類比,暗示生命的行進是否有著無法改變的宿命。他用打破常規的方式對話江流,試圖找到行進的目的和意義。這種思考和質疑展示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和追問,并借江流傳達了對宿命和命運的探尋。
詩中運用了悶、悠悠漫漫等形容詞來描繪江流的持續和漫長,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演變和流動。詩人的思考和質問融入到自然景物的描繪中,使詩意更加深遠。整首詩情感內斂,描繪細膩,通過對江流的思考,啟示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和追問,傳達了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和思考的深意。
“悶見漢江流不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dōng chuān
使東川
mèn jiàn hàn jiāng liú bù xī, yōu yōu màn màn jìng hé chéng.
悶見漢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
jiāng liú bù yǔ yì xiāng wèn, hé shì yuǎn lái jiāng shàng xíng.
江流不語意相問,何事遠來江上行。
“悶見漢江流不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