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閭雖不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鄉閭雖不數”全詩
鄉閭雖不數,書劄屢相溫。
前輩風流遠,時情勢利尊。
哀哀埋玉樹,此意復誰論。
分類:
《挽王知復書監》孫應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挽王知復書監》
朝代:宋代
作者:孫應時
挽王知復書監,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品,詩人是孫應時。詩中描繪了一個名叫王知復的監官的挽歌。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挽別王知復的書監,
他是公子三槐族,
與貧賤之交五柳門。
雖然鄉閭的人們不多,
但他的書信頻頻相送。
前輩們的風流遙遠,
當下的時勢利欲熏心。
悲哀地埋葬了一棵玉樹,
這種意境又有誰能理解呢?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王知復的離別寄語,表達了對過去風光無限的人物的追思和哀悼之情。王知復是一個監官,與詩人孫應時有著貧賤之交,他們是相互傾訴的知己。盡管他們的社交圈子不算廣闊,但他們之間的友誼卻是深厚的。然而,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利益使得前輩們的風流事跡漸行漸遠,現實的情勢也使得人們追逐個人利益。詩人感嘆著這樣的時代變遷,以及對王知復的懷念和對友誼的珍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作者對逝去的友誼和曾經風光的人物的懷念之情。通過挽歌的形式,詩人表達了對王知復的深深思念,并對當下社會的功利主義和個人利益的追求表示憂慮。詩中的玉樹象征著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事物,被埋葬則暗示著這種美好逐漸湮滅。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出對友誼和價值觀淪喪的憂傷,讓人們對于真摯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有所反思。通過揭示歷史變遷中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價值觀的轉變,這首詩詞引發了人們對于人情冷暖和社會動蕩的思考。
“鄉閭雖不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wáng zhī fù shū jiān
挽王知復書監
gōng zǐ sān huái zú, pín jiāo wǔ liǔ mén.
公子三槐族,貧交五柳門。
xiāng lǘ suī bù shù, shū zhā lǚ xiāng wēn.
鄉閭雖不數,書劄屢相溫。
qián bèi fēng liú yuǎn, shí qíng shì lì zūn.
前輩風流遠,時情勢利尊。
āi āi mái yù shù, cǐ yì fù shuí lùn.
哀哀埋玉樹,此意復誰論。
“鄉閭雖不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