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響聊應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谷響聊應和”全詩
吾身幸無苦,及茲無乃過。
虛中閱萬物,谷響聊應和。
可令蟆蝕月,竟作蟻隨磨。
根危實易感,驟咽忽已唾。
何當安知山,持用警氏惰。
分類:
《自警》孫應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警》是宋代詩人孫應時的作品。這首詩通過自我反省和警醒,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行為和心態的憂慮和警示。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自警》中文譯文:
忿燥肝或裂,
懼劇膽能破。
吾身幸無苦,
及茲無乃過。
虛中閱萬物,
谷響聊應和。
可令蟆蝕月,
竟作蟻隨磨。
根危實易感,
驟咽忽已唾。
何當安知山,
持用警氏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自省和自警的心態為主題,表現出對自身行為和心理狀態的憂慮和警示。詩中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詩的開頭兩句“忿燥肝或裂,懼劇膽能破”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憤怒和焦躁,擔心過度的情緒會損害自己的身體和膽量。接下來的兩句“吾身幸無苦,及茲無乃過”表明作者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太大的苦難,但也不希望因此而放松警惕。
詩中的“虛中閱萬物,谷響聊應和”揭示了作者從虛無中觀察萬物,感受到世界的回響和共鳴。這種觀察讓作者意識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存在,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渺小。
下面兩句“可令蟆蝕月,竟作蟻隨磨”通過對蟆蝕和蟻隨的描寫,強調了微小的力量在某種情況下也能對巨大的事物產生影響。這可能是作者對自身微不足道的存在感到不滿,也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
最后兩句“根危實易感,驟咽忽已唾。何當安知山,持用警氏惰”呈現了作者對自身根基的不穩定感和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擔憂。作者通過自問“何當安知山”來呼喚自己的自警意識,提醒自己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被懶散和惰性所困擾。
《自警》這首詩通過自省和自警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自身行為和心態的擔憂和憂慮,引發讀者對自我反思和警醒的思考。它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通過形象的描寫和對個體微小力量的思考,傳遞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
“谷響聊應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jǐng
自警
fèn zào gān huò liè, jù jù dǎn néng pò.
忿燥肝或裂,懼劇膽能破。
wú shēn xìng wú kǔ, jí zī wú nǎi guò.
吾身幸無苦,及茲無乃過。
xū zhōng yuè wàn wù, gǔ xiǎng liáo yìng hè.
虛中閱萬物,谷響聊應和。
kě lìng má shí yuè, jìng zuò yǐ suí mó.
可令蟆蝕月,竟作蟻隨磨。
gēn wēi shí yì gǎn, zhòu yàn hū yǐ tuò.
根危實易感,驟咽忽已唾。
hé dāng ān zhī shān, chí yòng jǐng shì duò.
何當安知山,持用警氏惰。
“谷響聊應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