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滿院空啼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枝滿院空啼鳥”全詩
花枝滿院空啼鳥,塵榻無人憶臥龍。
心想夜閑唯足夢,眼看春盡不相逢。
何時最是思君處,月入斜窗曉寺鐘。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鄂州寓館嚴澗宅(時澗不在)》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鄂州寓館嚴澗宅(時澗不在)》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詩,描寫了詩人在外地寄居時的寂寞和思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鳳有高梧鶴有松,
交替來到江外閑居。
院中的花枝滿地,
卻沒有鳥兒在啼鳴。
記憶里的臥龍不在塵榻上,
空留下無人的寢室。
我心中想要的只是夜晚閑暇的時光,
可是春天即將結束,
卻無法與你相見。
何時才能再次相見,
這才是我最思念的地方。
在月亮漸漸升入斜窗的時候,
寺廟的鐘聲會在黎明時分響起。
詩意: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因離鄉異地而引發的寂寞和思鄉之情。詩中以寓館嚴澗宅為背景,描寫了寄居的環境和心境。詩人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寫,比喻自己在異地的寂寞和孤獨感。詩人思念家鄉和親友,渴望與摯愛再次相見的思念之情在詩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賞析:
這首詩以明亮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異鄉的離愁和思念之情。通過鳳、鶴、梧桐、松樹等象征性的景物描寫,營造出一種思鄉之情與寂寞的氛圍。詩人以花鳥的存在與缺席來表達寓居的環境荒涼,詩句樸素而含蓄,抒發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從景物的描寫到情感的表達,一氣呵成地展現了詩人離鄉的痛苦和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詩人將自己與大自然相融合,借助外在的景物表達內心的感受。整首詩充溢著濃厚的離愁和寂寞之情,讀起來讓人回味無窮,感受到詩人深刻而純真的情感。
“花枝滿院空啼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 zhōu yù guǎn yán jiàn zhái shí jiàn bù zài
鄂州寓館嚴澗宅(時澗不在)
fèng yǒu gāo wú hè yǒu sōng, ǒu lái jiāng wài jì xíng zōng.
鳳有高梧鶴有松,偶來江外寄行蹤。
huā zhī mǎn yuàn kōng tí niǎo,
花枝滿院空啼鳥,
chén tà wú rén yì wò lóng.
塵榻無人憶臥龍。
xīn xiǎng yè xián wéi zú mèng, yǎn kàn chūn jǐn bù xiāng féng.
心想夜閑唯足夢,眼看春盡不相逢。
hé shí zuì shì sī jūn chù, yuè rù xié chuāng xiǎo sì zhōng.
何時最是思君處,月入斜窗曉寺鐘。
“花枝滿院空啼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