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學何易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進學何易于”全詩
退作陶淵明,進學何易于。
便愿列循吏,寧某為鄙夫。
禍福置不問,吾民其少蘇。
分類:
《新昌書座右屏一首》王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昌書座右屏一首》是宋代王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治理國家的思考和對個人品德的要求。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無。
退作陶淵明,進學何易于。
便愿列循吏,寧某為鄙夫。
禍福置不問,吾民其少蘇。
詩意:
個人應當避免犯下私人的罪過,而國家則不能容忍公共的罪行。作者不愿意成為退隱山林的陶淵明那樣,而是希望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和進取,成為一名品德高尚的官吏。作者寧愿成為普通的鄙夫,也不愿追求權位和地位。他認為,無論禍福如何,他更關心的是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和價值觀。首句"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無"直截了當地指出了個人和國家在道德和法律上的責任。接著,作者借用了陶淵明的退隱形象,表達了自己對于進取和學習的渴望,以及對于清廉官吏的向往。最后兩句"禍福置不問,吾民其少蘇"則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民眾幸福生活的關切,強調了他對社會公平和人民福祉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與國家、私德與公德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于道德倫理的重視和對于社會秩序的思考。它既有著明確的價值觀表達,又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辨和批判。同時,它也體現了宋代士人的為政之志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味。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在簡短的篇幅內,通過樸素而深刻的語言,呈現了作者對于個人修養、社會責任和國家安危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啟示作用。
“進學何易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chāng shū zuò yòu píng yī shǒu
新昌書座右屏一首
sī zuì bù kě yǒu, gōng zuì bù kě wú.
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無。
tuì zuò táo yuān míng, jìn xué hé yì yú.
退作陶淵明,進學何易于。
biàn yuàn liè xún lì, níng mǒu wèi bǐ fū.
便愿列循吏,寧某為鄙夫。
huò fú zhì bù wèn, wú mín qí shǎo sū.
禍福置不問,吾民其少蘇。
“進學何易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