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何適非真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身何適非真盜”全詩
我俗似君專盜酒,常謀卜夜不謀歸。
分類:
《再繼土修三絕》王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繼土修三絕》是宋代詩人王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身何適非真盜,
淺識常虞世俗識。
我俗似君專盜酒,
常謀卜夜不謀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意境深遠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感悟。詩人以盜竊酒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世俗的疏離和對現實的反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呈現了詩人與世俗的關系。詩人首先自問:“一身何適非真盜”,表明了他的內心不安和對自身身份的懷疑。他認為自己的行為可能與傳統的盜竊者有所不同,但仍然無法擺脫被世俗束縛的現實。
接著,詩人以“淺識常虞世俗識”來形容自己的認知水平。他認為自己對于世俗的了解只是表面的、膚淺的。這種認知的局限性使得他無法真正融入現實社會,產生了一種疏離感。
然而,詩人發現自己與世俗并沒有完全切割,而是以“專盜酒”的形式存在。這里的“專盜酒”并非字面上的行為,而是對于一種精神追求的比喻。詩人將自己與酒相聯系,可能是因為酒具有超脫塵俗、舒緩內心的象征意義。
最后兩句“常謀卜夜不謀歸”,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自由的堅持。他常常謀劃著如何擺脫現實的桎梏,而不是為了回歸而努力。這種不謀歸的決心體現了詩人內心的執著和對自由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盜竊、世俗和自由的意象描繪,揭示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它呈現了一種與世俗格格不入的姿態,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和超脫的追求。
“一身何適非真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jì tǔ xiū sān jué
再繼土修三絕
yī shēn hé shì fēi zhēn dào, qiǎn shí cháng yú shì sú shí.
一身何適非真盜,淺識常虞世俗識。
wǒ sú shì jūn zhuān dào jiǔ, cháng móu bo yè bù móu guī.
我俗似君專盜酒,常謀卜夜不謀歸。
“一身何適非真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