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撝山澤收浮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指撝山澤收浮云”全詩
為嫌流不入城郭,指撝山澤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來空中無定性。
平時風伯讒口多,忍看云師自奔橫。
愿得天公張綱羅,要令滅跡須嚴科。
雷公傳聲澤靈死,嗚呼奈爾風伯何。
分類:
《憫旱》王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憫旱》是宋代詩人王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憫旱
天心愛民非不勤,
民心有恨天必聞。
為嫌流不入城郭,
指撝山澤收浮云。
浮云未肯便承命,
往來空中無定性。
平時風伯讒口多,
忍看云師自奔橫。
愿得天公張綱羅,
要令滅跡須嚴科。
雷公傳聲澤靈死,
嗚呼奈爾風伯何。
譯文:
憐憫干旱
天心愛護百姓并非不勤勞,
百姓心中的怨恨天必然會知曉。
卻因為流云不肯涌入城郭,
指手畫腳地將山澤收束浮云。
浮云未肯輕易聽從命令,
來去空中沒有定性。
平時風伯說讒言甚多,
眼睜睜地看著云師自行胡亂飄蕩。
愿得天公張綱羅,
要讓災害消失必須加強治理。
雷公傳聲澤靈已死,
唉呼,你們風伯為何如此?
詩意和賞析:
《憫旱》表達了詩人對百姓遭受干旱災害的憂慮和憤怒之情。詩中描繪了天心愛護百姓的形象,但卻因為某種原因,流云不肯涌入城市,無法帶來雨水滋潤,給百姓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詩人以浮云為象征,抒發了對天命不順、無法得到應有回應的失望之情。浮云不肯承擔起降雨的責任,往來空中沒有定性,使得人們在干旱的日子里倍感無助。
詩中還涉及到風伯和云師的形象。風伯傳播著讒言,妨礙了云師的行動,使得治理干旱的努力受到了阻礙。詩人愿望得到天公的干預,希望能夠制止災害的蔓延,并呼喚風伯改變自己的態度。
整首詩以抒發對干旱災害的關切和對天地不公的憤怒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對天命無常的反思。通過描繪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物形象,詩人表達出在困難面前,人們對天命的無奈和對希望的追求。
“指撝山澤收浮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n hàn
憫旱
tiān xīn ài mín fēi bù qín, mín xīn yǒu hèn tiān bì wén.
天心愛民非不勤,民心有恨天必聞。
wèi xián liú bù rù chéng guō, zhǐ huī shān zé shōu fú yún.
為嫌流不入城郭,指撝山澤收浮云。
fú yún wèi kěn biàn chéng mìng, wǎng lái kōng zhōng wú dìng xìng.
浮云未肯便承命,往來空中無定性。
píng shí fēng bó chán kǒu duō, rěn kàn yún shī zì bēn héng.
平時風伯讒口多,忍看云師自奔橫。
yuàn dé tiān gōng zhāng gāng luó, yào lìng miè jī xū yán kē.
愿得天公張綱羅,要令滅跡須嚴科。
léi gōng chuán shēng zé líng sǐ, wū hū nài ěr fēng bó hé.
雷公傳聲澤靈死,嗚呼奈爾風伯何。
“指撝山澤收浮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