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瘴年深渾禿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病瘴年深渾禿盡”全詩
暗梳蓬發羞臨鏡,私戴蓮花恥見人。
白發過于冠色白,銀釘少校頷中銀。
我身四十猶如此,何況吾兄六十身。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三兄以白角巾寄遺,發不勝冠,因有感嘆》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兄以白角巾寄遺,發不勝冠,因有感嘆》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兄以白角巾留給我,
頭發無法遮擋冠冕。
暗自梳理散亂的發髻,
私下戴上蓮花頭飾,羞于見人。
白發已經超過冠冕的顏色,
銀釘點綴在少將的額頭。
我年過四十仍如此,
更何況我的兄長已經六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元稹自覺年歲漸長,頭發逐漸稀疏的心境。他以自己和兄長為例,表達對年老之后容貌的無奈和感嘆。詩中的白角巾和冠冕象征著地位和身份,而頭發的稀疏和白發的增多則是歲月不可逆轉的痕跡。元稹通過自我和兄長的對比,凸顯了兄長更年長,更加不堪的境況,進一步表達了對兄長年邁的擔心和憂慮。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歲月對人的無情侵蝕。通過對自己和兄長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衰老和時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他以白角巾和冠冕來象征年輕和地位,以發髻和白發來象征衰老,通過物象的對比來凸顯歲月的殘酷。詩人內心的感嘆和憂慮通過簡潔而意味深長的文字表達出來,給人以深刻的觸動。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體的感受描繪,折射出普遍的人生哲理,讓讀者在感嘆歲月流逝的同時,也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它以深沉的情感和清晰的形象,展現了唐代文人對于時光流轉和衰老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感慨和哲理色彩。
“病瘴年深渾禿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xiōng yǐ bái jiǎo jīn jì yí, fā bù shèng guān, yīn yǒu gǎn tàn
三兄以白角巾寄遺,發不勝冠,因有感嘆
bìng zhàng nián shēn hún tū jǐn, nà néng shèng zhì jiǎo tóu jīn.
病瘴年深渾禿盡,那能勝置角頭巾。
àn shū péng fā xiū lín jìng,
暗梳蓬發羞臨鏡,
sī dài lián huā chǐ jiàn rén.
私戴蓮花恥見人。
bái fà guò yú guān sè bái, yín dīng shào xiào hàn zhōng yín.
白發過于冠色白,銀釘少校頷中銀。
wǒ shēn sì shí yóu rú cǐ, hé kuàng wú xiōng liù shí shēn.
我身四十猶如此,何況吾兄六十身。
“病瘴年深渾禿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