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桐花盡綠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打桐花盡綠莎”全詩
都大資人無暇日,泛池全少買池多。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和樂天題王家亭子》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樂天題王家亭子》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吹竹筍葉紛紛紅艷堆疊,
雨打桐花綠茵凋零殆盡。
都城大資財主無暇閑日,
小池泛舟游人稀少多。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王家亭子為背景,通過描寫風吹竹筍和雨打桐花,展現了四季變遷中自然景物的變化。詩人通過對亭子的描繪,反映了都城富人的奢華生活和忙碌程度,以及小池的寧靜和游人稀少的景象。整首詩通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對比,表達了對繁華喧囂和寧靜閑逸生活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的變化,通過寥寥數語展現了繁華和寧靜的對比。首句描述了風吹竹筍葉紛紛紅艷堆疊的景象,給人以繁盛和美好的感覺。接著,詩人以雨打桐花綠茵凋零殆盡的形象,傳達了變幻無常的自然景觀,也暗示了繁華終將逝去的道理。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都城大資財主的繁忙和小池的寧靜。詩人通過對都城大資財主無暇閑日的描寫,暗示了他們忙碌于事務和財富的積累,沒有時間享受寧靜和閑適的生活。而小池則泛舟的游人稀少,給人一種寧靜和清幽的感覺,對比之下更凸顯了都城的繁華和喧囂。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傳達了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繁華和寧靜的對比,表達了對紛繁喧囂生活的思索和對寧靜閑逸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借景抒發了對人情世故和物欲繁華的反思,以及對自然恬靜和純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從一個微小的場景入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世俗與自然、繁華與寧靜之間的對立,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雨打桐花盡綠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è tiān tí wáng jiā tíng zi
和樂天題王家亭子
fēng chuī sǔn tuò piāo hóng qì, yǔ dǎ tóng huā jǐn lǜ shā.
風吹筍籜飄紅砌,雨打桐花盡綠莎。
dōu dà zī rén wú xiá rì, fàn chí quán shǎo mǎi chí duō.
都大資人無暇日,泛池全少買池多。
“雨打桐花盡綠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