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請僧繇遠相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請僧繇遠相畫”全詩
兩虎定隨千歲鹿,雙林添作幾株松。
方瞳應是新燒藥,短腳知緣舊施舂。
為僧時先有腳疾。
欲請僧繇遠相畫,苦愁頻變本形容。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昔嘗為僧,于荊州相別)》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昔嘗為僧,于荊州相別)》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我在酒杯中渡過,
如今人們說鶴上逢。
兩只老虎跟隨千歲鹿,
雙林之間增添幾株松。
那明亮的眼睛應該是新燒的藥,
那短腳知道是舊時施舂的緣故。
當我還是一位僧人的時候就有了腳疾。
想請一位僧人來遠道相畫,
痛苦的憂慮經常改變我的本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元稹尋找郭道士的經歷。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在酒杯中渡過時光,如今聽人說道士乘坐鶴上飛升,讓他感到惋惜。詩中提到了兩只老虎跟隨著千歲的鹿,這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而在雙林之間增添幾株松樹,則是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歲月的積淀和生命力的延續。
詩中還提到了明亮的眼睛和短腳,分別指代新燒的藥和舊時施舂的麻煩。這些細節描寫了詩人的生活經歷和身體的不適,進一步強調了他對道士的思念和渴望得到幫助的心情。
最后,詩人表達了他欲請一位僧人遠道而來為他畫像的愿望,同時也表達了內心的苦愁和對自身變化的痛苦感受。
賞析:
《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過往時光的回憶。詩中通過對景物和自身經歷的描繪,將詩人的思緒和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
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通過對杯中渡過和鶴上逢的對比,表達了對道士得道升仙的感嘆和自身無緣相遇的遺憾。同時,通過描寫老虎、鹿和松樹等自然元素,詩人將人生的變遷和自然界的變化相結合,表達了對歲月流逝和生命力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的明亮眼睛和短腳等細節描寫,增加了詩意的層次和豐富性,同時也揭示了詩人身體上的不適和內心的焦慮。最后,詩人對遠道而來的僧人的期盼,展示了他對心靈慰藉和變化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同時展現了對道士和僧人的向往和對內心痛苦的訴說,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昔嘗為僧,于荊州相別)》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尋找郭道士的經歷,以及對過往時光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首先回憶了詩人曾經在酒杯中度過的時光,與如今聽到有人說道士乘鶴而升相對比,表達了對道士得道升仙的羨慕和自身未能相遇的遺憾之情。接著,詩人以兩只老虎跟隨千歲鹿和雙林增添幾株松的景象,比喻歲月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展現出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生命力的思考。
詩中還提到了明亮的眼睛和短腳,分別指代新燒的藥和舊時施舂的麻煩。這些細節描寫了詩人的生活經歷和身體的不適,同時也表達了對道士的思念和渴望得到幫助的心情。
最后,詩人表達了他欲請一位僧人遠道而來為他畫像的愿望,同時也表達了內心的苦愁和對自身變化的痛苦感受。整首詩通過對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過往時光的回憶。它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同時展現了對道士和僧人的向往和對內心痛苦的訴說。
“欲請僧繇遠相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è tiān xún guō dào shì bù yù xī cháng wèi sēng, yú jīng zhōu xiāng bié
和樂天尋郭道士不遇(昔嘗為僧,于荊州相別)
xī nián wǒ jiàn bēi zhōng dù, jīn rì rén yán hè shàng féng.
昔年我見杯中渡,今日人言鶴上逢。
liǎng hǔ dìng suí qiān suì lù,
兩虎定隨千歲鹿,
shuāng lín tiān zuò jǐ zhū sōng.
雙林添作幾株松。
fāng tóng yìng shì xīn shāo yào, duǎn jiǎo zhī yuán jiù shī chōng.
方瞳應是新燒藥,短腳知緣舊施舂。
wèi sēng shí xiān yǒu jiǎo jí.
為僧時先有腳疾。
yù qǐng sēng yáo yuǎn xiāng huà, kǔ chóu pín biàn běn xíng róng.
欲請僧繇遠相畫,苦愁頻變本形容。
“欲請僧繇遠相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