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馬隨車醉未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逐馬隨車醉未歸”全詩
游騎但知夸艷麗,祠門直莫歡寒微。
東城南陌春迷眼,逐馬隨車醉未歸。
莫怪老翁閑坐久,鬅鬙燈火照柴扉。
分類:
《上元二首》王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元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洋。這首詩通過描繪上元節的場景,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誰將膏粥飯蠶師,
輕薄兒童覓彩衣。
游騎但知夸艷麗,
祠門直莫歡寒微。
東城南陌春迷眼,
逐馬隨車醉未歸。
莫怪老翁閑坐久,
鬅鬙燈火照柴扉。
譯文:
誰為了蠶師煮膏粥,
年幼的孩子尋找輕薄的彩衣。
游騎們只知道夸耀華麗,
祠門卻不歡迎寒微之人。
春天的東城南陌迷人眼目,
追逐馬車的人都醉意未歸。
不要責怪老翁久坐無事,
搖曳的燈火照亮柴門。
詩意和賞析:
《上元二首》通過描繪上元節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元宵節的前一天,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詩的開篇談到了膏粥和彩衣,膏粥是一種美味的食物,而彩衣則象征著喜慶和繁華。然而,接下來的描述卻是富貴與貧窮、華麗與寒微的對比。游騎們只知道夸耀自己的豪華和美麗,而祠門卻不歡迎那些貧苦的人。這種對社會階層和貧富差距的描繪,暗示了現實社會的不公平和殘酷。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東城南陌充滿了春意盎然的景色,馬車追逐的人們都陶醉其中。然而,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頗具諷刺意味的情境。老翁久坐無事,柴門前搖曳的燈火照亮了他的門前。這似乎在暗示,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都不能擺脫人生的輪回和時光的流轉。老翁坐在自己的門前,靜靜地觀察著世事變遷,他對于榮華富貴已經看破,心境安然。
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社會的冷漠和人生的無常,以及詩人對于現實的深思和對于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詩中的細膩描寫和對細節的把握,使得詩情更加真摯和感人。
“逐馬隨車醉未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yuán èr shǒu
上元二首
shuí jiāng gāo zhōu fàn cán shī, qīng bó ér tóng mì cǎi yī.
誰將膏粥飯蠶師,輕薄兒童覓彩衣。
yóu qí dàn zhī kuā yàn lì, cí mén zhí mò huān hán wēi.
游騎但知夸艷麗,祠門直莫歡寒微。
dōng chéng nán mò chūn mí yǎn, zhú mǎ suí chē zuì wèi guī.
東城南陌春迷眼,逐馬隨車醉未歸。
mò guài lǎo wēng xián zuò jiǔ, péng sēng dēng huǒ zhào chái fēi.
莫怪老翁閑坐久,鬅鬙燈火照柴扉。
“逐馬隨車醉未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