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迥帶月輪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稽山迥帶月輪孤”全詩
休文欲詠心應破,道子雖來畫得無。
顧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險斗敵都盧。
不然豈有姑蘇郡,擬著陂塘比鏡湖。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再酬復言》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酬復言》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繞城的笙歌在夜景中逐漸遠去,
稽山高聳,宛如系著孤獨的月輪。
停止文辭,欲吟詠的心情應該打破,
道子雖然懂得畫畫,但卻無法表達出來。
我看重自己的才華,與你一同葬送在陵墓中,
我知道你面臨著危險,在斗敵的都盧之間。
否則,怎么會有姑蘇郡存在,
打算著書陂塘,與鏡湖相媲美呢?
詩意:
《再酬復言》表達了詩人元稹對友人的回應和思考。詩人描繪了夜晚繞城的笙歌悠遠漸行,以及高聳的稽山與孤獨的月輪相映成趣的景象。詩人停止了詩歌的修辭,認為自己的心情和思緒應該打破束縛,不再受限于文辭的表達。詩中提到的“道子”指友人,指其雖然擅長繪畫,但卻無法將內心的感受通過畫作表達出來。詩人對自己的才華抱有自信,但他也關注到友人面臨的危險,可能是指友人身處戰亂之地。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友人所在的地方的祝福,以姑蘇郡為背景,將自己的文學創作與湖泊相媲美。
賞析:
《再酬復言》以流暢的詞句描繪了夜晚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獨特魅力。詩中的“稽山迥帶月輪孤”一句,通過山與月的對比,營造出孤獨而寂靜的氛圍。詩人通過停止修辭的方式,表達了對自我表達和創作方式的思考,呼應了當時文人重視真實內心感受的文學追求。詩中的“道子”一詞也增添了人情味,展示了友情和關懷。最后兩句以姑蘇郡和陂塘與鏡湖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所在地的美好祝福。整首詩詞通篇流暢,意境深遠,展示了元稹獨特的才華和對詩歌形式的駕馭能力。
“稽山迥帶月輪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chóu fù yán
再酬復言
rào guō shēng gē yè jǐng cú, jī shān jiǒng dài yuè lún gū.
繞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帶月輪孤。
xiū wén yù yǒng xīn yīng pò,
休文欲詠心應破,
dào zǐ suī lái huà dé wú.
道子雖來畫得無。
gù wǒ xiǎo cái tóng péi lǒu, zhī jūn xiǎn dòu dí dōu lú.
顧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險斗敵都盧。
bù rán qǐ yǒu gū sū jùn, nǐ zhe bēi táng bǐ jìng hú.
不然豈有姑蘇郡,擬著陂塘比鏡湖。
“稽山迥帶月輪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