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人疑先自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必人疑先自疑”全詩
人心到此無真識,未必人疑先自疑。
分類:
《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薛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是宋代薛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
雉入樊籠馬受羈,
低頭猶怕欠趨時。
人心到此無真識,
未必人疑先自疑。
譯文:
野雞被關進籠子里,馬匹被束縛在馬廄,
低下頭來仍然不敢慢步行走。
人的心到了這個地步變得不真實,
不一定別人懷疑,自己就會懷疑。
詩意:
這首詩以漁村為背景,通過描述雉(指野雞)被關進籠子,馬受困于馬廄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對于人心的思考和觸動。雉進入樊籠,馬受羈絆,使它們失去了原本的自由和野性,低下頭來害怕遲緩自己的行動。人的心靈也在特定的環境下受到了限制,失去了真實的本性和自由。作者認為,就像雉和馬一樣,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由于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會產生自我懷疑和迷茫。人們對自己的真實認識會受到他人的質疑,進而導致自己對自身的不確定和懷疑。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表述展現了作者對人心的深刻洞察。雉入樊籠和馬受羈絆這兩個形象,巧妙地象征了人們在特定環境下的束縛和困惑。作者以純熟的語言技巧和形象的對比,呈現出人類內心深處的矛盾和迷茫。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描繪了人心的復雜性和脆弱性,啟示人們反思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影響,以及個體內心對于自我認知的重要性。通過對人心的揭示,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方式觸動讀者的思考,引發對自我認知和自由意志的思考。
“未必人疑先自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cūn zá shī shí shǒu zài hé qián yùn
漁村雜詩十首再和前韻
zhì rù fán lóng mǎ shòu jī, dī tóu yóu pà qiàn qū shí.
雉入樊籠馬受羈,低頭猶怕欠趨時。
rén xīn dào cǐ wú zhēn shí, wèi bì rén yí xiān zì yí.
人心到此無真識,未必人疑先自疑。
“未必人疑先自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