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通明月一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地通明月一輪”全詩
畫圖蕭灑詩千首,心地通明月一輪。
鐘鼎虛名雖是貴,簞瓢陋巷且安貧。
客來問我平生事,寵辱俱無老逸民。
分類:
《次南仲韻》楊公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南仲韻》是宋代詩人楊公遠的作品,通過回顧自己六十年的人生經歷,表達了對于傳統文化和貧寒生活的執著和堅守。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回首明年六十春,
Looking back, sixty springs have passed,
依然不改古衣巾。
Yet I still wear the same ancient clothes.
畫圖蕭灑詩千首,
Thousands of paintings and poems composed with grace,
心地通明月一輪。
My heart is as clear as the full moon's radiance.
鐘鼎虛名雖是貴,
The empty fame of bells and cauldrons may be esteemed,
簞瓢陋巷且安貧。
But I find contentment in humble dwellings and simple tools.
客來問我平生事,
When visitors ask about my life's endeavors,
寵辱俱無老逸民。
I, an aged hermit, have transcended both favor and disgrace.
詩意與賞析:
《次南仲韻》以樸素自然的語言,表達了楊公遠對于傳統文化和簡樸生活的堅持。詩人回首自己六十年的人生,雖然歲月已過,但他仍然保持著最初的樸素和純粹。他穿著古老的衣巾,堅持著傳統的美德和價值觀,從不隨波逐流。
詩中提到了畫圖和寫詩,這是詩人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方式,也是他對于美的追求。他的作品自由自在,充滿了蕭灑的風格。與此同時,詩人的內心清澈明亮,就像明亮的月輪一樣,沒有絲毫的濁浪。
詩人對于虛名和財富并不追求,他認為虛名雖然被人們看重,但實際上是空洞的。相比之下,他更加珍惜簡樸的生活,住在陋巷中,使用簡單的器具,卻能找到內心的安寧和滿足。
最后,當客人來問他的一生時,他以一個老逸民的身份回答,表示自己已經超越了榮辱得失的追求。他的心境超脫了世俗的紛擾,過著寧靜自在的生活。
《次南仲韻》表達了楊公遠對于傳統價值觀和簡樸生活的堅守,他通過自己的作品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詩中所表達的淡泊和超脫的心態,給人一種靜謐和澄明的感覺,引發人們對于內心世界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心地通明月一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nán zhòng yùn
次南仲韻
huí shǒu míng nián liù shí chūn, yī rán bù gǎi gǔ yī jīn.
回首明年六十春,依然不改古衣巾。
huà tú xiāo sǎ shī qiān shǒu, xīn dì tōng míng yuè yī lún.
畫圖蕭灑詩千首,心地通明月一輪。
zhōng dǐng xū míng suī shì guì, dān piáo lòu xiàng qiě ān pín.
鐘鼎虛名雖是貴,簞瓢陋巷且安貧。
kè lái wèn wǒ píng shēng shì, chǒng rǔ jù wú lǎo yì mín.
客來問我平生事,寵辱俱無老逸民。
“心地通明月一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