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書燈到曉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留得書燈到曉紅”全詩
千古是非昭簡冊,百年興廢老英雄。
人因厭亂方思治,道本無窮豈有通。
植立綱常垂萬世,至今周孔不言功。
分類:
《夜坐讀書有感》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坐讀書有感》是宋代作家于石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山月落正昏蒙,
留得書燈到曉紅。
千古是非昭簡冊,
百年興廢老英雄。
人因厭亂方思治,
道本無窮豈有通。
植立綱常垂萬世,
至今周孔不言功。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夜晚獨坐讀書時的思考和感悟。
詩的開頭以四山月落的景象描繪,暗示了夜晚的幽靜和寂寥。"正昏蒙"這一描寫,意味著夜色濃重,景物逐漸模糊。
接著,詩人提到留下書燈,讀書直到天明,"留得書燈到曉紅"。這一句表現了作者對知識的渴望和勤奮讀書的精神。書燈的紅色光芒在暗夜中閃耀,象征著智慧與希望。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作者談到了"千古是非昭簡冊,百年興廢老英雄"。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昭簡冊"指的是歷史書籍,它們記錄了過去的是非曲直。"百年興廢老英雄"則暗示了歷史興衰的更替和英雄人物的老去,表達了對歷史變遷和人事更迭的感嘆。
接下來,作者提到人們在厭倦混亂之后才開始思考治理之道,"人因厭亂方思治"。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秩序和治理的思考,認為人們只有在經歷混亂和困擾之后,才會對治理問題有所思考和追求。
最后兩句"道本無窮豈有通,植立綱常垂萬世,至今周孔不言功"表達了作者對于道德和價值觀的思考。"道本無窮豈有通"意味著道理本身是無窮的,無法完全洞悉,"植立綱常垂萬世"則強調了價值觀的重要性,認為只有確立了正確的準則和規范,才能為后代傳承。"至今周孔不言功"指的是周孔之道,它們的影響力已經流傳至今,不需要額外的贊譽。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讀書的場景,借以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社會秩序、治理和道德價值觀的思考。詩詞中融入了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尊重,展現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留得書燈到曉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zuò dú shū yǒu gǎn
夜坐讀書有感
sì shān yuè luò zhèng hūn mēng, liú dé shū dēng dào xiǎo hóng.
四山月落正昏蒙,留得書燈到曉紅。
qiān gǔ shì fēi zhāo jiǎn cè, bǎi nián xīng fèi lǎo yīng xióng.
千古是非昭簡冊,百年興廢老英雄。
rén yīn yàn luàn fāng sī zhì, dào běn wú qióng qǐ yǒu tōng.
人因厭亂方思治,道本無窮豈有通。
zhí lì gāng cháng chuí wàn shì, zhì jīn zhōu kǒng bù yán gōng.
植立綱常垂萬世,至今周孔不言功。
“留得書燈到曉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