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向靜中觀物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向靜中觀物態”全詩
千尺游絲縈遠思,一聲幽鳥伴孤吟。
落紅庭院春多少,新綠池塘水淺深。
每向靜中觀物態,榮枯過眼不關心。
分類:
《春晚》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晚》是宋代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夕陽門巷的寧靜與茶灶煙凝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夕陽門巷靜無塵,
茶灶煙凝碧樹陰。
千尺游絲縈遠思,
一聲幽鳥伴孤吟。
落紅庭院春多少,
新綠池塘水淺深。
每向靜中觀物態,
榮枯過眼不關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春天的觀察和思考。夕陽門巷的寧靜和茶灶冉冉升起的煙霧在碧樹的陰影下凝結,給人一種寧靜而恬靜的感覺。詩中出現的"千尺游絲"則映射出詩人的遠思和遐想,以及對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詩中的"一聲幽鳥伴孤吟"描繪了一只孤獨的鳥在這寧靜的環境中吟唱,給人一種寂寥和孤獨的感覺。這種孤獨的吟唱與詩人的內心產生共鳴,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后半部分通過"落紅庭院春多少,新綠池塘水淺深"這樣的描寫,表達了春天的變化和無常。紅色的花瓣落在庭院里,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脆弱;而新綠的池塘則展示了水的淺深變化,暗示著事物的不斷變幻。
最后兩句"每向靜中觀物態,榮枯過眼不關心"表達了詩人對于榮辱得失的超脫態度。詩人倡導在寧靜的環境中觀察事物的變化,對于外在的興衰榮枯保持冷靜的心態,不為外在的變化所困擾,以達到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春天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對于生活和人生的超越態度。它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藝術風格和審美追求。
“每向靜中觀物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wǎn
春晚
xī yáng mén xiàng jìng wú chén, chá zào yān níng bì shù yīn.
夕陽門巷靜無塵,茶灶煙凝碧樹陰。
qiān chǐ yóu sī yíng yuǎn sī, yī shēng yōu niǎo bàn gū yín.
千尺游絲縈遠思,一聲幽鳥伴孤吟。
luò hóng tíng yuàn chūn duō shǎo, xīn lǜ chí táng shuǐ qiǎn shēn.
落紅庭院春多少,新綠池塘水淺深。
měi xiàng jìng zhōng guān wù tài, róng kū guò yǎn bù guān xīn.
每向靜中觀物態,榮枯過眼不關心。
“每向靜中觀物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