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欒溪上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檀欒溪上竹”全詩
檀欒溪上竹,勃窣道邊榕。
秋意撩人切,嵐光潑眼濃。
更尋天竺寺,卻憶此高峰。
分類:
《由真隱至枕峰寺》喻良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由真隱至枕峰寺》是宋代詩人喻良能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從真隱寺到枕峰寺的旅途景色和情感體驗。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對秋天的感受以及對高峰和寺廟的回憶和追憶之情。詩人通過描繪野外初秋的涼意、行軍途中的竹林和榕樹,并描述了秋天的意境和山間的云霧,以及對天竺寺和高峰的向往和懷念,展示了他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寺廟的向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精練的筆墨勾勒出了一幅秋天山間的景色。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如“野外初涼冷”,“秋意撩人切”,讓讀者感受到了秋天的涼爽和刺骨。通過描繪竹林和榕樹,詩人創造了一種清幽的氛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間溪流之旁,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機。
詩中的“嵐光潑眼濃”一句,通過描繪山間的云霧,給人一種朦朧的意象,給整個詩篇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這句詩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動和震撼,使人感受到自然與人的交融和相互影響。
詩的最后兩句“更尋天竺寺,卻憶此高峰”,表達了詩人對于高峰的懷念和回憶,以及對天竺寺的向往。這里的“高峰”可以理解為具體的山峰,也可以象征著詩人追求的理想和卓越。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內心感受的抒發,傳達了詩人對高峰和寺廟的向往之情,以及對旅途中的美好回憶的回憶之情。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和深情的情感展示了喻良能對自然景色和寺廟的熱愛和向往之情,給讀者留下了一幅山水交融、心境悠遠的美好畫面。
“檀欒溪上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zhēn yǐn zhì zhěn fēng sì
由真隱至枕峰寺
yě wài chū liáng lěng, zhēng shān yì wèi zhòng.
野外初涼冷,征衫亦未重。
tán luán xī shàng zhú, bó sū dào biān róng.
檀欒溪上竹,勃窣道邊榕。
qiū yì liáo rén qiè, lán guāng pō yǎn nóng.
秋意撩人切,嵐光潑眼濃。
gèng xún tiān zhú sì, què yì cǐ gāo fēng.
更尋天竺寺,卻憶此高峰。
“檀欒溪上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