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隨所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杖藜隨所適”全詩
野岸桃臨水,人家竹映門。
香泥飛燕子,芳草思王孫。
著處堪沈醉,春醪正滿樽。
分類:
《寒食游香山》喻良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游香山》是宋代喻良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寒食節期間游覽香山的景色和心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杖藜隨所適,花柳自村村。
野岸桃臨水,人家竹映門。
香泥飛燕子,芳草思王孫。
著處堪沈醉,春醪正滿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寒食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游覽香山時的情景和感受。詩人用簡潔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展現出寒食時節的寧靜和美好。
詩的開頭,杖藜隨所適,花柳自村村,表現了作者在香山漫步時隨意而自然的姿態。他并不受束縛,任由自己的腳步帶領,盡情享受著村村之間的花草和柳樹的美景。
接著,詩人描繪了野岸上的桃樹倒映在水中,人家門前的竹子映照著光影。這些景物形成了一幅自然和人文的和諧畫面,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在描寫自然景色的同時,詩人還通過香泥飛燕子、芳草思王孫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江南春天的向往和對親友的思念之情。透過春風吹拂的芬芳和醉人的美景,詩人產生了對親人、朋友以及過往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著處堪沈醉,春醪正滿樽”,則表達了作者在這美好的時刻,沉醉于美景之中,心情愉悅。春醪滿樽,也暗示了作者希望將這美好的時刻久久地保存下來,讓歡樂與美好持久存在。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在寒食節期間游覽香山的心境和景色,通過對自然和人文的描繪,表達了對親友的思念和對美好時光的珍視。這首詩詞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和真摯的情感,給人以愉悅、安詳的感受,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情之美的獨特感悟。
“杖藜隨所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yóu xiāng shān
寒食游香山
zhàng lí suí suǒ shì, huā liǔ zì cūn cūn.
杖藜隨所適,花柳自村村。
yě àn táo lín shuǐ, rén jiā zhú yìng mén.
野岸桃臨水,人家竹映門。
xiāng ní fēi yàn zi, fāng cǎo sī wáng sūn.
香泥飛燕子,芳草思王孫。
zhe chù kān shěn zuì, chūn láo zhèng mǎn zūn.
著處堪沈醉,春醪正滿樽。
“杖藜隨所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