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朝天遼海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靈武朝天遼海征”全詩
靈武朝天遼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卻頭,便繞嵩山寂師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見淮西陣云合。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志堅師》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志堅師》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嵩山老僧披破衲,
七十八年三十臘。
靈武朝天遼海征,
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薙卻頭,
便繞嵩山寂師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
已見淮西陣云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虔誠的老僧的堅定信念和崇高的修行精神。詩中的老僧已經在嵩山修行了七十八年,度過了三十個寒暑。他曾參與靈武朝天、遼海征戰等眾多戰役,他的足跡遍布宇宙,行走了三四個周回。起初,他因為內心的不滿而剃掉了自己的頭發,然后環繞嵩山尋找心靈的寧靜。然而,他在淮西的戰場上半年未歸,就已經看見了淮西的陣云合攏。
賞析:
《志堅師》通過描寫老僧的身世和經歷,表達了他堅定的信仰和修行精神。老僧在修行的道路上經歷了艱辛和困苦,但他通過忍耐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度過了許多年月。他參與了各種戰役,游歷了廣袤的宇宙,這些經歷使他的修行更加豐富和深入。他起初因為內心的困擾而剃發,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在嵩山的寂靜之地尋找內心的寧靜。然而,雖然他在淮西戰場上的時間不長,但他已經預見到了戰事將要發生的情景。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老僧的堅定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通過對老僧身世和經歷的描述,詩人傳遞了對修行的崇高追求和對信仰的執著。詩中的嵩山和淮西象征著修行和戰斗的兩個不同境界,通過對這兩個地方的描繪,詩人表達了人生的種種境遇和考驗。整首詩以嵩山老僧為主題,通過描述他的修行歷程和戰爭經歷,展現了詩人對信仰、修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靈武朝天遼海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jiān shī
志堅師
sōng shān lǎo sēng pī pò nà, qī shí bā nián sān shí là.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臘。
líng wǔ cháo tiān liáo hǎi zhēng,
靈武朝天遼海征,
yǔ zhòu céng xíng sān sì zā.
宇宙曾行三四匝。
chū yīn yàng yàng tì què tóu, biàn rào sōng shān jì shī tǎ.
初因怏怏薙卻頭,便繞嵩山寂師塔。
huái xī wèi fǎn bàn nián qián, yǐ jiàn huái xī zhèn yún hé.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見淮西陣云合。
“靈武朝天遼海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