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中草一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雁蕩山中草一川”全詩
多士向來親戴席,斯民今幸得蘇天。
潛心閣上書千卷,雁蕩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余尋舊跡,便歸玉筍聽鳴鞭。
分類: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溫州》袁說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溫州》是宋代袁說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同朝跡又同年,
更送旌麾過海邊。
多士向來親戴席,
斯民今幸得蘇天。
潛心閣上書千卷,
雁蕩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余尋舊跡,
便歸玉筍聽鳴鞭。
詩意:
這首詩詞是袁說友送別同年同朝的朋友曾南仲,他被任命為溫州的寺廟丞。詩人表達了對朋友的祝福和送行之情。詩中提到了多位有才干的士人都親自前來送行,體現了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與此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斯民(指普通百姓)能夠享受太平盛世的喜悅。詩人還提到自己一直專心致志地讀書,堆滿了閣上,而雁蕩山中的青草也像一條川流一樣茂盛。最后,詩人表示自己會稍作停留,尋找一些過去的足跡,然后回到寶劍山聽那玉筍的鳴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送別朋友的場景,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中使用了對仕途的象征物旌麾和對百姓的稱呼斯民,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和諧景象。詩人提到了自己積極的讀書態度,闡述了他對學問的追求和對知識的珍視。雁蕩山的青草象征著自然的繁茂和生機,與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力量相呼應。最后,詩人提到回到寶劍山聽玉筍的鳴鞭,暗示著他對歷史和傳統的尊重與關注。
整首詩詞以平仄工整的七言絕句形式呈現,節奏韻律流暢自然。通過描繪細膩的情景和深思熟慮的表達,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展現了對友誼、知識和歷史的思考和關懷。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融入了社會背景和人文關懷,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雁蕩山中草一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óng nián céng nán zhòng sì chéng zhī wēn zhōu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溫州
jiǔ tóng cháo jī yòu tóng nián, gèng sòng jīng huī guò hǎi biān.
久同朝跡又同年,更送旌麾過海邊。
duō shì xiàng lái qīn dài xí, sī mín jīn xìng de sū tiān.
多士向來親戴席,斯民今幸得蘇天。
qián xīn gé shàng shū qiān juǎn, yàn dàng shān zhōng cǎo yī chuān.
潛心閣上書千卷,雁蕩山中草一川。
xiǎo dài gōng yú xún jiù jī, biàn guī yù sǔn tīng míng biān.
小待公余尋舊跡,便歸玉筍聽鳴鞭。
“雁蕩山中草一川”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