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曾對羅希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君曾對羅希奭”全詩
為對敵,洛陽城中花赤白。
花赤白,囚漸多,花之赤白奈爾何。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廳前柏》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廳前柏》是元稹所作,描繪了在洛陽城前的柏樹和身處其中的作者。詩意深邃,表現了作者與友人羅希奭醉心于酒的生活態度,不顧世俗的看法和批判。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廳前柏,
In front of the hall stands the cypress,
知君曾對羅希奭。
I know you once confided in Luo Xishi.
我本癲狂耽酒人,
I, a mad enthusiast of wine,
何事與君為對敵。
Why should I be your enemy?
為對敵,
To be your enemy,
洛陽城中花赤白。
In the city of Luoyang, flowers are crimson and white.
花赤白,
Crimson and white flowers,
囚漸多,
Imprisonments are increasing.
花之赤白奈爾何。
What is the use of the crimson and white flowers?
詩詞的譯文:
在廳前的柏樹,
我知道你曾向羅希奭吐露。
我自己是個癡迷于酒的瘋子,
為什么要與你為敵?
以為敵,
在洛陽城內,花兒是紅白相間的。
紅白花,
囚徒日益增多,
那些紅白花有何意義?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揭示了元稹在酒色詩中的瘋狂態度。他稱自己為“癲狂耽酒人”,并與友人羅希奭對飲,無視他人的批判和議論。詩中的柏樹可能象征著作者的堅韌和不屈。他表達了對洛陽城中腐敗世風的不滿,以及對自由和個人追求的渴望。
作者提到的“花赤白”可能是對洛陽城中虛偽和顯示的象征。紅白花與囚徒的對比可能意味著那些因為違背世俗道德規范而囚禁的人受到了冷落和拋棄,而那些紅白花卻依然顯得如此耀眼和美麗。這可能是作者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的抗議。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洛陽城中的柏樹和紅白花,以及通過自我傾訴和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自由和個人追求的向往。它展示了唐代文人對于酒色生活的執著追求,并在其中表達了對世俗道德觀念的挑戰和抗議。
“知君曾對羅希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qián bǎi
廳前柏
tīng qián bǎi, zhī jūn céng duì luó xī shì. wǒ běn diān kuáng dān jiǔ rén,
廳前柏,知君曾對羅希奭.我本癲狂耽酒人,
hé shì yǔ jūn wèi duì dí.
何事與君為對敵。
wèi duì dí, luò yáng chéng zhōng huā chì bái.
為對敵,洛陽城中花赤白。
huā chì bái,
花赤白,
qiú jiàn duō, huā zhī chì bái nài ěr hé.
囚漸多,花之赤白奈爾何。
“知君曾對羅希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