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全詩
況復梅霖倒江海,白晝洶若龍移湫。
眼看上流沒高樹,下流屋廬渺無處。
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如此災變已三度。
分類:
《甲申大水二首》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甲申大水二首》是宋代曾豐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所在的地方背山面江,在一次雨水過后,江水泛濫,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憂慮。尤其是梅雨傾盆,江水猛烈如龍游湫洲。上游看不到高大的樹木,下游的房屋也都被水淹沒,幾乎無處可逃。作者提到了甲子年到甲申年,這樣的災變已經發生了三次,暗示著這種災害的頻繁發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災害中人們的困境和憂慮,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無奈感。它展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類的脆弱性之間的對比,以及人們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無助和無法控制的感受。
這首詩詞中的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吾州背山面江流,
我所在的地方背靠山,面臨江水,
一雨便有泛溢憂。
一場雨水就會引發泛濫的憂慮。
況復梅霖倒江海,
何況梅雨傾盆,江水倒灌成海,
白晝洶若龍移湫。
白天江水洶涌如龍游湫洲。
眼看上流沒高樹,
眼前望去上游沒有高大的樹木,
下流屋廬渺無處。
下游的房屋都無處可尋。
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
你難道沒看見從甲子年到甲申年,
如此災變已三度。
這樣的災變已經發生了三次。
詩詞通過對江水泛濫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無奈與渺小。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擔憂和對人類力量的反思。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細膩,通過形象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和場景。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災害中的人們和自然界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人類命運的憂慮。它提醒人們要謙虛面對自然的力量,并反思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深沉的情感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與人類的思考和感悟。
“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 shēn dà shuǐ èr shǒu
甲申大水二首
wú zhōu bèi shān miàn jiāng liú, yī yǔ biàn yǒu fàn yì yōu.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憂。
kuàng fù méi lín dào jiāng hǎi, bái zhòu xiōng ruò lóng yí jiǎo.
況復梅霖倒江海,白晝洶若龍移湫。
yǎn kàn shàng liú méi gāo shù, xià liú wū lú miǎo wú chǔ.
眼看上流沒高樹,下流屋廬渺無處。
jūn bú jiàn jiǎ zǐ zhī suì zhì jiǎ shēn, rú cǐ zāi biàn yǐ sān dù.
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如此災變已三度。
“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