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乃得能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乃得能嗔”全詩
罷曳木無守,虔劉風不仁。
楓衰山反本,石出水藏神。
浩嘆吾其老,猶為逆旅人。
分類:
《冬景感懷》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景感懷》是宋代詩人曾豐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冬天的景色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感到悲涼。草本來是平底的,但霜凍使它們凝結起來。樹木被砍伐,沒有守護者了,凜冽的寒風無情地吹著。楓樹凋零后,山的本質又得以顯露,石頭中蘊藏著神秘的力量。我深深地嘆息,感覺自己變老了,就像一個流浪的旅人。
這首詩通過描繪冬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懷。詩中的草被霜凍凝結,象征著自然界的變化和無常。樹木被砍伐,寒風凜冽,暗示著人們對自然的破壞和對冷酷現實的感嘆。楓樹凋零后,山的本質顯露,石頭中蘊藏著神秘的力量,暗示著歲月流轉中的人生哲理和隱藏在物象背后的深意。詩人通過描繪冬天的景色和自然現象,喚起讀者對生命短暫和歲月流轉的思考,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之情。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傳達了深邃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慨。通過對冬天景色的描寫,詩人把自然與人生相結合,通過自然景象的變化來反思人生的變遷。詩中的景物和形象與人類命運和生命的無常相互映襯,給人以深刻的思索。整首詩情感沉郁,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喚起了讀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增加了詩歌的藝術性和表現力。
這首詩通過對冬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曾豐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洞察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冬天的凜冽寒冷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深思考,同時也能體會到詩人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霜乃得能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jǐng gǎn huái
冬景感懷
cǎo céng wéi dǐ è, shuāng nǎi de néng chēn.
草曾為底惡,霜乃得能嗔。
bà yè mù wú shǒu, qián liú fēng bù rén.
罷曳木無守,虔劉風不仁。
fēng shuāi shān fǎn běn, shí chū shuǐ cáng shén.
楓衰山反本,石出水藏神。
hào tàn wú qí lǎo, yóu wèi nì lǚ rén.
浩嘆吾其老,猶為逆旅人。
“霜乃得能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