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雨為云今不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雨為云今不知”全詩
相逢相失還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鄂渚濛濛煙雨微,女郎魂逐暮云歸。
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只飛。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所思二首(一作劉禹錫詩,題作有所嗟)》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所思二首(一作劉禹錫詩,題作有所嗟)》
元稹
庾亮樓中初見時,
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失還如夢,
為雨為云今不知。
鄂渚濛濛煙雨微,
女郎魂逐暮云歸。
只應長在漢陽渡,
化作鴛鴦一只飛。
詩意:這首詩通過描寫作者在庾亮樓中初見心儀的女子時的情景,表達了對女子的思念之情。作者在看到女子時,覺得她的身姿就像春天的柳枝一樣曼妙。然而,他們相逢又相失,如同一場夢境,現在已經不知所蹤。接下來,作者寫道武昌的鄂渚上,煙雨繚繞,女子的靈魂似乎隨著夜云飄回故鄉。最后,作者寄望女子能永遠留在漢陽的渡口,化作一只鴛鴦飛翔。
賞析:這首詩以唐代詩人元稹敘述自己的感情故事,通過細膩的描寫與含蓄的表達,表達出對愛情的思念之情。作者用生動的詞語描繪了初見時的美好場景,形容女子的身姿如行云流水,給讀者留下美好的印象。隨后,作者巧妙地用“相逢相失還如夢”來表達自己與女子的遇見與失去,擴展了詩歌的情感張力。最后兩句通過描寫鄂渚的煙雨和女子靈魂的歸去,傳達出詩人對女子的牽掛和希望。整首詩情感綿延,意境深遠,使人對所思之情產生共鳴和感動。
“為雨為云今不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ǒ sī èr shǒu yī zuò liú yǔ xī shī, tí zuò yǒu suǒ jiē
所思二首(一作劉禹錫詩,題作有所嗟)
yǔ liàng lóu zhōng chū jiàn shí, wǔ chāng chūn liǔ shì yāo zhī.
庾亮樓中初見時,武昌春柳似腰肢。
xiāng féng xiāng shī hái rú mèng, wèi yǔ wèi yún jīn bù zhī.
相逢相失還如夢,為雨為云今不知。
è zhǔ méng méng yān yǔ wēi, nǚ láng hún zhú mù yún guī.
鄂渚濛濛煙雨微,女郎魂逐暮云歸。
zhǐ yīng zhǎng zài hàn yáng dù, huà zuò yuān yāng yì zhī fēi.
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只飛。
“為雨為云今不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