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收不盡歸于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收不盡歸于地”全詩
凝者為山融者溪,攬之可使凡骨蛻。
主人著亭溪山間,心與溪山相往還。
市朝有欲叩以事,魚鳥不容入其關。
分類:
《寄題劉漢英雙清亭》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劉漢英雙清亭》是宋代曾豐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座亭子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和諧與交融的思考。
這首詩詞的詩意顯得輕盈而清新,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景物的獨特感悟。作者以渾淪一段輕清氣的描繪,形容了自然界的紛繁氣象無法被完全捕捉,天地間的交融與流轉無法被完全收納。作者進一步以山與溪的凝聚與融合來比喻這種交融,凝者為山、融者溪,這種交融的力量可以使得凡人的骨骼煥發新生。亭子主人將自己置身于亭中,心與溪山相互往還,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然而,當市朝中有人試圖以物質利益來侵犯這份和諧之時,魚鳥們不容許他們進入這個純凈的關域。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于自然與人文之間和諧關系的理解與追求。它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內心深處的凈土的向往,以及對于現實世界中瑣碎雜亂干擾的拒絕。整首詩詞以輕巧的筆觸,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與超脫的境界。同時,通過對于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對比,詩詞也呈現出一種對于自然的崇敬與敬畏之情。
這首詩詞的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思索的空間。通過對于自然景物的描寫,作者傳達了對于和諧與純凈的追求。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與恢弘,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聯系。同時,也引發了對于現實世界中物質欲望的反思,以及對于內心凈土的追求。整首詩詞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給人以心境平靜與思考的啟示。
“天收不盡歸于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liú hàn yīng shuāng qīng tíng
寄題劉漢英雙清亭
hún lún yī duàn qīng qīng qì, tiān shōu bù jìn guī yú dì.
渾淪一段輕清氣,天收不盡歸于地。
níng zhě wèi shān róng zhě xī, lǎn zhī kě shǐ fán gǔ tuì.
凝者為山融者溪,攬之可使凡骨蛻。
zhǔ rén zhe tíng xī shān jiān, xīn yǔ xī shān xiāng wǎng huán.
主人著亭溪山間,心與溪山相往還。
shì cháo yǒu yù kòu yǐ shì, yú niǎo bù róng rù qí guān.
市朝有欲叩以事,魚鳥不容入其關。
“天收不盡歸于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