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終心懶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終心懶慢”全詩
欲終心懶慢,轉恐興闌散。
鏡水波猶冷,稽峰雪尚殘。
不能辜物色,乍可怯春寒。
遠目傷千里,新年思萬端。
無人知此意,閑憑小欄干。
分類: 春游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春游》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春游》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酒戶年年減,
山行漸漸難。
欲終心懶慢,
轉恐興闌散。
鏡水波猶冷,
稽峰雪尚殘。
不能辜物色,
乍可怯春寒。
遠目傷千里,
新年思萬端。
無人知此意,
閑憑小欄干。
中文譯文:
酒家的歲月逐年減少,
登山的行程漸漸艱難。
心中渴望結束,但懶散的情緒使我遲疑,
轉而擔心興致將會散失。
水面上的倒影仍然寒冷,
山巔上的雪依然未融。
我不能辜負這美景,
卻又不禁畏懼初春的嚴寒。
遠眺讓我心痛千里之外,
新的一年讓我思緒萬千。
無人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愫,
我靜靜地倚著欄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春游》。詩人以春天出游為背景,抒發了對歲月流逝、心境轉變和人生迷茫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提到酒家的歲月逐年減少,這可以理解為詩人年紀漸長,感嘆時光的流逝。接著,詩人表達了登山的行程越來越艱難,可以理解為詩人在年歲增長之下,身體逐漸不如從前,無法輕松地行走。這里的山行也可以象征人生的旅程,在歲月的流逝中,人們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和挑戰。
詩的第三、四句表達了詩人渴望結束旅程的心情,但又因為心中的懶散而遲疑不前,擔心興致會散失。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迷茫和猶豫,對于前方未知的未來,他感到無力和恐懼。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春天的景色,鏡水波猶冷,稽峰雪尚殘,表現出初春的寒冷和冬季的殘留。詩人在面對這美景時,不能辜負,但又感到春寒讓他不禁畏懼。這里體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未知的恐懼之間的矛盾心理。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遠眺時的傷感和新年的思緒萬千。遠眺讓他心痛千里之外,可能是對遠方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感傷。新年的到來讓他思緒萬千,可能是對未來的期許、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知的擔憂。
整首詩以寫景抒情的方式,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逝、心境轉變和人生迷茫的感慨,展現了詩人細膩而矛盾的內心世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表達他對生活、時間和未來的思考和感嘆。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欲終心懶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óu
春游
jiǔ hù nián nián jiǎn, shān xíng jiàn jiàn nán.
酒戶年年減,山行漸漸難。
yù zhōng xīn lǎn màn, zhuǎn kǒng xìng lán sàn.
欲終心懶慢,轉恐興闌散。
jìng shuǐ bō yóu lěng, jī fēng xuě shàng cán.
鏡水波猶冷,稽峰雪尚殘。
bù néng gū wù sè, zhà kě qiè chūn hán.
不能辜物色,乍可怯春寒。
yuǎn mù shāng qiān lǐ, xīn nián sī wàn duān.
遠目傷千里,新年思萬端。
wú rén zhī cǐ yì, xián píng xiǎo lán gàn.
無人知此意,閑憑小欄干。
“欲終心懶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