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留桂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元年留桂嶺”全詩
水木清相{左氵右砉},風煙暝欲凄。
精廬千古跡,樂石兩公題。
造物生賢意,寧圖到廣西。
分類:
《至榕溪閣覽黃》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至榕溪閣覽黃》是宋代詩人曾豐所作,描述了他在桂嶺逗留一年后,六月份來到榕溪閣觀賞黃山的景色。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至榕溪閣覽黃》中文譯文:
元年留桂嶺,
六月至榕溪。
水木清相{左氵右砉},
風煙暝欲凄。
精廬千古跡,
樂石兩公題。
造物生賢意,
寧圖到廣西。
詩意和賞析:
《至榕溪閣覽黃》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曾豐在元年離開桂嶺,六月抵達榕溪閣欣賞黃山的景色。他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的歷史。
詩的前兩句"元年留桂嶺,六月至榕溪"直接表達了詩人的旅行經歷。他在桂嶺逗留了一年,到了六月份才到達榕溪閣。接下來的兩句"水木清相{左氵右砉},風煙暝欲凄"描繪了榕溪閣周圍的景色。清澈的水和綠樹相映成趣,而風和煙霧交織,給人一種凄美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精廬千古跡,樂石兩公題"表達了榕溪閣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精美的樓閣承載著千年的古跡,而兩位文人題字更增添了一份樂趣和意義。
最后兩句"造物生賢意,寧圖到廣西"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敬仰。詩人認為自然萬物的創造都是為了培養人才,而他自己則希望能夠前往廣西,繼續追求自己的志向和抱負。
這首詩以簡約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旅行經歷和對自然、人文的感悟。通過對景色的描寫和對歷史文化的贊美,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和人類智慧的敬畏和贊美,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恬靜的感受,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追求。
“元年留桂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róng xī gé lǎn huáng
至榕溪閣覽黃
yuán nián liú guì lǐng, liù yuè zhì róng xī.
元年留桂嶺,六月至榕溪。
shuǐ mù qīng xiāng zuǒ shui yòu huò, fēng yān míng yù qī.
水木清相{左氵右砉},風煙暝欲凄。
jīng lú qiān gǔ jī, lè shí liǎng gōng tí.
精廬千古跡,樂石兩公題。
zào wù shēng xián yì, níng tú dào guǎng xī.
造物生賢意,寧圖到廣西。
“元年留桂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