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狗疑相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狗疑相食”全詩
澡身翻渤澥,耀德掠崑崙。
有狗疑相食,何蟲欲見吞。
光明法眼藏,點涴不成痕。
分類:
《月明復翳》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明復翳》是宋代詩人曾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亮明亮又昏暗,它的圓形是為了誰而存在,卻無法照亮黑暗。水波翻滾著渤澥之間,光芒耀眼地掠過崑崙之巔。有只狗似乎想要互相啃食,有什么蟲子想要出現并吞噬一切。明亮的法眼隱藏其中,但是點點皺紋卻無法成為痕跡。
詩意:
這首詩詞以月亮的明亮和昏暗為主題,通過對月亮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于人世間光明和黑暗的思考。作者在詩中表達了一種對于虛幻和真實的矛盾感,以及人們追尋光明和真相的渴望。
賞析:
《月明復翳》通過對月亮的隱喻,探討了光明和黑暗、真實和虛幻之間的對立與平衡。詩中的月亮明亮又昏暗,象征著人生中的喜悅和憂傷、真實和迷惑。月亮的圓形無法完全照亮黑暗,暗示了人們在追求真相和光明的過程中,常常會遭遇到迷茫和困惑。
詩中的水波翻滾、光芒耀眼,描繪了一種動態的場景,給人一種生動的感覺。而有狗相食、蟲欲吞噬的形象,暗示了人與人之間的爭斗和欲望的存在,以及黑暗勢力對光明的威脅。
最后兩句“光明法眼藏,點涴不成痕”,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疑問。光明法眼象征著洞察真相的能力,然而,即使有法眼的啟示,人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著點點皺紋,表示事物的復雜性和不完美性。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月亮和光明的描繪,探討了現實世界中的光明與黑暗、真實與虛幻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對于光明和真相的追求。它通過抽象的意象和隱喻,喚起讀者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詩人曾豐深邃的思想和感悟。
“有狗疑相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míng fù yì
月明復翳
dà jìng wèi shuí yuán, fēi zhāo mò pò hūn.
大鏡為誰圓,非昭莫破昏。
zǎo shēn fān bó xiè, yào dé lüè kūn lún.
澡身翻渤澥,耀德掠崑崙。
yǒu gǒu yí xiāng shí, hé chóng yù jiàn tūn.
有狗疑相食,何蟲欲見吞。
guāng míng fǎ yǎn cáng, diǎn wò bù chéng hén.
光明法眼藏,點涴不成痕。
“有狗疑相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