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簴在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筍簴在庭”全詩
眾奏具舉,肅雝和鳴。
神靈來格,庶幾是聽。
皦繹以終,永觀厥成。
分類: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真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高宗在太廟前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表達了對神靈的敬意與祈愿。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宗祭祀明堂,朝拜太廟共二十一首。
歡樂的樂曲合奏,笙簴在庭院中鳴響。
眾多樂器奏出聲音,莊嚴肅穆,和諧共鳴。
神靈降臨,廟中幾乎能聽到祂們的應答。
光明繼續傳承下去,永遠觀瞻神靈的成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真宗主持的盛大祭祀儀式,展現了皇帝對神靈的虔誠和敬意。在祭祀的過程中,樂曲齊奏,莊嚴肅穆的氛圍中,神靈被祈愿和敬仰所感染,親臨現場回應皇帝的祭祀。詩人通過描繪這一盛大的場景,表達了對神靈庇佑的渴望,希望國家繁榮昌盛,永遠保持著光明和祥和的狀態。
賞析:
這首詩詞以莊嚴肅穆的祭祀儀式為背景,通過描繪皇帝主持祭祀的場景,展現了宋真宗對神靈的虔誠和對國家興盛的期望。詩人運用了描寫音樂的詞語,如"作樂"、"笙簴"、"和鳴"等,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節奏感和音樂的韻律。通過這種藝術手法,詩人將祭祀儀式的莊嚴氛圍和神靈的降臨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帶給人們一種莊重而肅穆的感受。
同時,詩詞中隱含著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祈愿。詩人希望神靈能夠聽到并回應人們的祭祀,以保佑國家的安定和繁榮。"皦繹以終,永觀厥成"這一句表達了光明傳承下去,神靈永遠保佑著國家的意愿。通過這種表達,詩人向讀者傳遞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和對國家安定繁榮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莊嚴肅穆的祭祀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樂曲合奏和神靈降臨的場景,表達了對神靈的敬仰與祈愿以及對國家繁榮的美好期望。詩詞通過藝術的手法,將莊嚴和宏大的祭祀儀式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們帶來一種莊重肅穆的感受,同時也寄托了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期盼。
“筍簴在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āo zōng sì míng táng qián cháo xiǎng tài miào èr shí yī shǒu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
zuò yuè hé zǔ, sǔn jù zài tíng.
作樂合祖,筍簴在庭。
zhòng zòu jù jǔ, sù yōng hé míng.
眾奏具舉,肅雝和鳴。
shén líng lái gé, shù jī shì tīng.
神靈來格,庶幾是聽。
jiǎo yì yǐ zhōng, yǒng guān jué chéng.
皦繹以終,永觀厥成。
“筍簴在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