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官場入納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月官場入納時”全詩
請看貧婦通宵織,身上曾無掛一絲。
分類:
《和顏長官百詠·農桑》朱繼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顏長官百詠·農桑》
朝代:宋代
作者:朱繼芳
四月官場入納時,鄉耆旁午上門追。
請看貧婦通宵織,身上曾無掛一絲。
中文譯文:
四月的官場納新時,鄉村的長者們紛紛上門追問。
請看那位貧窮的婦女通宵辛勤地織布,身上從未掛過一絲富貴。
詩意:
這首詩是朱繼芳寫的《和顏長官百詠》系列中的一首,以描繪農村的勞動場景為主題。詩中描述了一個貧窮的婦女,她在四月的官場納新時,鄉村的長者們紛紛上門追問,而她卻一直辛勤地織布,從未享受過一絲富貴的待遇。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農村貧困婦女的描繪,反映了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以及貧富之間的不公平。在官場納新的時刻,鄉村長者們紛紛上門追問,他們可能是希望能夠通過官場的機會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然而,詩中的貧婦卻沒有享受到這樣的機會,她仍然堅持著通宵織布的勞動,經歷著貧窮的生活。這種對農村勞動者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觀察和思考。
詩中描繪的貧婦通宵織布的場景,凸顯了她的勤勞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她沒有被貧困所打敗,而是選擇以辛勤勞動來維持生計。這種形象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強調了努力工作和堅持不懈的重要性。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村勞動者的生活場景,通過對貧婦的刻畫,傳遞了對社會不公和貧困現象的關注。朱繼芳以平實的詩句表達了對勞動者的贊美和關懷,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農村勞動者的辛勤與堅韌,引發對社會公平和人類命運的思考。
“四月官場入納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án zhǎng guān bǎi yǒng nóng sāng
和顏長官百詠·農桑
sì yuè guān chǎng rù nà shí, xiāng qí páng wǔ shàng mén zhuī.
四月官場入納時,鄉耆旁午上門追。
qǐng kàn pín fù tōng xiāo zhī, shēn shàng céng wú guà yī sī.
請看貧婦通宵織,身上曾無掛一絲。
“四月官場入納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