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甕新篘浮臘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拍甕新篘浮臘膩”全詩
拍甕新篘浮臘膩,繞堤老柳弄春柔。
日邊黃紙催人去,霞外山聽鶴留。
若問西疇蓑笠事,合還陶令一孤舟。
分類:
《陳令君增誠齋三三徑為十二徑次韻》朱繼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陳令君增誠齋三三徑為十二徑次韻
四家三徑各風流,
今古悠悠貉一丘。
拍甕新篘浮臘膩,
繞堤老柳弄春柔。
日邊黃紙催人去,
霞外山聽鶴留。
若問西疇蓑笠事,
合還陶令一孤舟。
中文譯文:
陳令君增誠齋有十二條小徑,各個徑上住著四家人,各自有著不同的風采。歷史長河中,種種風情流傳至今,卻只是一個平凡的小丘。敲擊著陶甕,裝飾著新篘,微醺的酒香彌漫在空氣中,繞堤的老柳樹輕輕搖曳,撩撥著柔軟的春意。黃昏的時候,黃紙書信催促人離去,晚霞之外,山間傳來鶴鳴聲,仿佛邀請人們停留。如果詢問西疇山上的蓑笠故事,只有陶淵明一人孤獨地駕著小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朱繼芳創作的,描述了陳令君增誠齋的景象。增誠齋是陳令君修建的庭院,其中有十二條小徑,分別居住著四戶人家,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獨特魅力。詩人通過描繪這些景物,展現了四家人的生活情景和周圍環境的美麗。詩中提到的拍甕、新篘、老柳等景物,以及黃紙書信、山間鶴鳴等情景,都增添了詩意的層次。
詩人通過對增誠齋的描繪,以及對陶淵明的提及,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意境。他表達了歷史長河中的風情事物,雖然各有特色,卻只是平凡的存在,如同一個小丘。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以及歲月變遷中的情感流轉。通過對黃紙書信和鶴鳴聲的描寫,詩人將時光與自然相結合,表達了人們在離去的時刻,感受到山間的寧靜與美好,同時也聯想到陶淵明般的孤獨與追求自由的精神。
整首詩意境深遠,展示了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感的交織,以及對歷史和文學傳統的致敬。詩人通過描繪增誠齋的小徑和其中的人物,傳遞了對美好生活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陶淵明的贊美和敬仰。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折射出宋代文人的生活態度和審美觀念。
“拍甕新篘浮臘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lìng jūn zēng chéng zhāi sān sān jìng wèi shí èr jìng cì yùn
陳令君增誠齋三三徑為十二徑次韻
sì jiā sān jìng gè fēng liú, jīn gǔ yōu yōu háo yī qiū.
四家三徑各風流,今古悠悠貉一丘。
pāi wèng xīn chōu fú là nì, rào dī lǎo liǔ nòng chūn róu.
拍甕新篘浮臘膩,繞堤老柳弄春柔。
rì biān huáng zhǐ cuī rén qù, xiá wài shān tīng hè liú.
日邊黃紙催人去,霞外山聽鶴留。
ruò wèn xī chóu suō lì shì, hé hái táo lìng yī gū zhōu.
若問西疇蓑笠事,合還陶令一孤舟。
“拍甕新篘浮臘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