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相伴踏清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袈裟相伴踏清秋”出自明代程嘉燧的《昆山響梵閣懷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jiā shā xiāng bàn tà qīng qiū,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袈裟相伴踏清秋”全詩
《昆山響梵閣懷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
袈裟相伴踏清秋,健即閑行懶即休。
記得罷琴吹笛夜,雨聲茅屋小如舟。
記得罷琴吹笛夜,雨聲茅屋小如舟。
分類:
《昆山響梵閣懷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程嘉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是明代程嘉燧的《昆山響梵閣懷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昆山響梵閣懷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
袈裟相伴踏清秋,
健即閑行懶即休。
記得罷琴吹笛夜,
雨聲茅屋小如舟。
譯文:
我穿著袈裟,陪伴著秋日的清涼,
心情自在,行走悠閑,懶散即休。
還記得那一夜放下琴,吹起笛子,
茅屋里雨聲不絕,小舟般安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昆山游玩的情景。他身著袈裟,與秋天的清涼相伴,自由而悠閑地漫步。詩人回憶起一晚上放下琴,吹起笛子的情景,茅屋里雨聲不停,像一艘小舟一樣寧靜。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昆山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展現了一種恬靜自在的意境。詩人以袈裟為象征,表達了對佛教修行的向往和追求內心平靜的愿望。他散步于昆山之間,無拘無束,悠閑自得。回憶起放下琴,吹笛的夜晚,雨聲在茅屋中回蕩,給人帶來一種寧靜和安逸的感覺。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心靈的交融與平靜的向往,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閑適的境界。
“袈裟相伴踏清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n shān xiǎng fàn gé huái jì cháng shàng rén yóu jiǔ fēng èr shǒu
昆山響梵閣懷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
jiā shā xiāng bàn tà qīng qiū, jiàn jí xián xíng lǎn jí xiū.
袈裟相伴踏清秋,健即閑行懶即休。
jì de bà qín chuī dí yè, yǔ shēng máo wū xiǎo rú zhōu.
記得罷琴吹笛夜,雨聲茅屋小如舟。
“袈裟相伴踏清秋”平仄韻腳
拼音:jiā shā xiāng bàn tà qīng qiū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袈裟相伴踏清秋”的相關詩句
“袈裟相伴踏清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袈裟相伴踏清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袈裟相伴踏清秋”出自程嘉燧的 《昆山響梵閣懷季常上人游九峰二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