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書朝報夏酋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捷書朝報夏酋平”全詩
聞說九重方赫怒,東邊莫筑受降城。
分類: 凱歌
《西夏凱歌四首》王稚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夏凱歌四首》是明代詩人王稚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捷書朝報夏酋平,
十萬狂倭夕膽驚。
聞說九重方赫怒,
東邊莫筑受降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西夏在明代被平定的勝利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勝利的喜悅和驕傲之情。
首先,詩詞開篇描繪了捷報傳來的喜訊,稱夏酋(指西夏的首領)已經被平定,這使得捷書一早傳到,朝廷得以早早得知這個好消息。"捷書朝報"表達了詩人對勝利的歡欣和慶賀。同時,"夏酋平"的描述也暗示了明朝的強大和威嚴。
其次,描寫了平定西夏時所面對的困難和敵人的恐懼。"十萬狂倭"指的是數以萬計的倭寇(指日本海盜),他們在夜晚膽戰心驚,不敢再進行抵抗。這一描寫凸顯了明軍的勇猛和威力,以及西夏的勢力在他們面前的微弱。
接著,詩中提到了九重方的憤怒。"九重方"指的是西夏的城墻,也暗示了西夏的要塞。這里描述了明軍的威勢,使得西夏的九重方憤怒不已。這表明明朝對西夏的征服是艱難和不易的,但也突顯了明朝的軍事力量和戰略智慧。
最后兩句"東邊莫筑受降城"表達了對西夏的徹底征服和勝利的決心。"東邊"指的是明朝的東邊,即西夏的東部邊界。"莫筑受降城"意味著西夏人已經無法再抵抗,只能接受明朝的降服。這是對西夏的最終征服和勝利的宣言。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西夏平定的場景和對勝利的慶賀,展現了明朝的強大和威嚴,以及對征服者的自豪感。它表達了作者對明朝的勝利和統一的喜悅之情,同時也凸顯了明朝的軍事力量和智慧。
“捷書朝報夏酋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xià kǎi gē sì shǒu
西夏凱歌四首
jié shū cháo bào xià qiú píng, shí wàn kuáng wō xī dǎn jīng.
捷書朝報夏酋平,十萬狂倭夕膽驚。
wén shuō jiǔ zhòng fāng hè nù, dōng biān mò zhù shòu xiáng chéng.
聞說九重方赫怒,東邊莫筑受降城。
“捷書朝報夏酋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