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已道朝烽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頭已道朝烽合”全詩
沙月如冰凋白羽,海煙為霧暗朱旗。
石頭已道朝烽合,揚子仍愁暮角吹。
財賦東南憂不細,廟謨何以定安危。
¤
分類:
《海夷八首(嘉靖甲寅)》王稚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海夷八首(嘉靖甲寅)》是明代王稚登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山前歲困倭夷,
今日華亭更可悲。
沙月如冰凋白羽,
海煙為霧暗朱旗。
石頭已道朝烽合,
揚子仍愁暮角吹。
財賦東南憂不細,
廟謨何以定安危。
詩意:
這首詩詞以海夷為主題,表達了對明代時期海上貿易與海外侵略的憂慮和痛惜之情。詩人描繪了玉山(即明代的臺灣地區)在前一年受到倭夷(指日本侵略者)的困擾,而現在華亭(指明代的中國大陸)更加令人悲傷。詩中的沙月如冰凋白羽,海煙為霧暗朱旗,通過瑰麗的意象描繪了海上戰爭的殘酷和悲涼。石頭已道朝烽合,揚子仍愁暮角吹,表達了對邊防戰事的擔憂和對朝廷決策的疑問。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東南地區經濟困境的關切,以及對朝廷應對安危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明代時期的社會背景和當時海上局勢的緊張。通過意象的運用,詩人將海夷入侵的景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用冰凋白羽、霧暗朱旗等形象描繪了海戰的凄涼景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詩人還通過石頭已道朝烽合、揚子仍愁暮角吹等描寫,表達了對朝廷決策的質疑和對邊防戰事的憂慮。最后兩句則體現了對東南地區經濟困境的關切,以及對朝廷應對安危問題的思考。整首詩情緒沉郁,意境凄涼,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時局的反思。
這首詩詞通過對海夷問題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當時政治和軍事局勢的憂慮和不滿。同時,通過意象的運用和押韻的編排,使詩詞具有音韻的美感和節奏感,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它不僅是對歷史事件的記錄,更是詩人心靈的抒發,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和文化內涵。
“石頭已道朝烽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i yí bā shǒu jiā jìng jiǎ yín
海夷八首(嘉靖甲寅)
yù shān qián suì kùn wō yí, jīn rì huá tíng gèng kě bēi.
玉山前歲困倭夷,今日華亭更可悲。
shā yuè rú bīng diāo bái yǔ, hǎi yān wèi wù àn zhū qí.
沙月如冰凋白羽,海煙為霧暗朱旗。
shí tou yǐ dào cháo fēng hé, yáng zi réng chóu mù jiǎo chuī.
石頭已道朝烽合,揚子仍愁暮角吹。
cái fù dōng nán yōu bù xì, miào mó hé yǐ dìng ān wēi.
財賦東南憂不細,廟謨何以定安危。
¤
“石頭已道朝烽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