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載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等于載燾”全詩
時和峁豈,奉本以告。
惟照臨功,等于載燾。
酌獻云初,明神所勞。
分類:
《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該詩描述了筆社備祀,教民美報的場景,同時表達了對神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紹興時節之后,進行蠟祭的儀式,
教導百姓美德,以回報神靈的恩惠。
時和峁豈會辜負這份美好時刻,
恭敬地向神靈獻上酒食。
明亮的神燈初燃,神靈所付出的辛勞不被遺忘。
這首詩詞表達了筆社備祀和教民美報的含義。筆社備祀指的是在紹興時節之后進行的祭祀活動,這里特指蠟祭。蠟祭是一種向神靈獻上酒食的儀式,以感謝神靈的庇佑和恩惠。教民美報則強調了教導百姓美德,回報神靈的恩惠,這是一種對社會倫理和道德規范的重視。
詩詞中的“時和峁豈”表示紹興時節的美好景象,意味著這個時刻是如此愉悅和和諧,沒有任何瑕疵。作者通過描繪這種和諧的場景,進一步強調了蠟祭的莊嚴和重要性。
詩詞的后半部分,“惟照臨功,等于載燾。酌獻云初,明神所勞。”表達了對神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神靈被稱為明神,他們的辛勞和恩惠被視為光輝的功績。詩詞以“酌獻云初”形容祭祀時燃起的神燈,展示了神靈所付出的辛勞和功績。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蠟祭的場景,表達了對神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同時強調了教導百姓美德的重要性。它展示了隋代社會對神靈和道德規范的重視,體現了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和價值觀。
“等于載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yǐ hòu là jì sì shí èr shǒu
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bǐ shè bèi sì, jiào mín měi bào.
筆社備祀,教民美報。
shí hé mǎo qǐ, fèng běn yǐ gào.
時和峁豈,奉本以告。
wéi zhào lín gōng, děng yú zài dào.
惟照臨功,等于載燾。
zhuó xiàn yún chū, míng shén suǒ láo.
酌獻云初,明神所勞。
“等于載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