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共敬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式共敬止”全詩
天子有詔,冠爾皇嗣。
為國之本,隆邦之記。
拜而受之,式共敬止。
分類: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它描述了一個皇子在寶祐二年(公元607年)舉行冠禮的場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吉圭休成,其日南至。
天子有詔,冠爾皇嗣。
為國之本,隆邦之記。
拜而受之,式共敬止。
詩意:
吉祥的圭璋已經制成,當天向南傳來。
天子發布詔令,讓你戴上皇嗣的冠冕。
你是國家的根本,榮耀著邦國的記號。
虔誠地接受,共同敬仰。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重要的儀式——皇子的冠禮。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莊嚴而神圣的場景。首句表明吉祥之物“圭璋”已經制成,并傳到了南方。天子頒布詔令,命令皇子戴上冠冕,象征著繼承皇位的身份。接下來的兩句強調了皇子作為國家的根本和邦國榮耀的象征,彰顯了皇子作為繼承者的重要責任。最后兩句表達了皇子虔誠接受冠禮,并呼吁大家一同敬仰。整首詩詞莊重而莊嚴,體現了隋代社會中皇子冠禮的重要性和隆重程度。
這首詩詞不僅是對皇子冠禮的描繪,也體現了隋代社會的封建禮制和君主權威的崇高地位。通過描述冠禮的莊重和皇子的責任,詩人向讀者展示了帝王制度的莊嚴和穩定。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皇子冠禮的意義,同時展現了當時社會對封建禮儀的高度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詩詞中沒有提供具體的原文內容,這是一種對詩意和賞析的推測和解釋。如果提供了原詩詞內容,我可以更準確地進行分析和理解。
“式共敬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o yòu èr nián huáng zǐ guān èr shí shǒu
寶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jí guī xiū chéng, qí rì nán zhì.
吉圭休成,其日南至。
tiān zǐ yǒu zhào, guān ěr huáng sì.
天子有詔,冠爾皇嗣。
wèi guó zhī běn, lóng bāng zhī jì.
為國之本,隆邦之記。
bài ér shòu zhī, shì gòng jìng zhǐ.
拜而受之,式共敬止。
“式共敬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