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應西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瑞應西成”全詩
異標南畝,瑞應西成。
德至于地,皇祗效靈。
和同之象,煥發祥經。
分類:
《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隋代的《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作者是佚名。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歡慶著這美好的時刻,送上我們的貢品祈求國家的和平。異象出現在南方的田地上,吉祥的征兆在西方出現。至善之德擴及大地,皇帝效法神靈的典范。和諧同一的形象,散發出瑞氣和吉祥的光輝。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隋代郊廟朝會的盛況。朝會是指皇帝在郊外的廟宇中舉行的莊重儀式,以祭祀神靈、祈求國家安寧和豐收。詩詞以形容豐饒的南方農田和吉祥的西方現象,表達了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象。皇帝被描繪為具有至善之德,效法神靈,以確保國家的和諧和吉祥。
賞析:
這首詩詞以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隋代郊廟朝會的盛況和意義。它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強調了國家的繁榮和吉祥。南方的農田豐饒,西方的異象預示著國家的繁榮和幸福。詩詞中的皇帝被賦予至善之德,承擔起效法神靈的責任,使國家保持和諧和祥瑞。整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國家繁榮和吉祥的美好祝愿,展示了隋代社會對皇帝的崇拜和對國家安寧的向往。
這首詩詞在藝術形式上采用了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隋代文人的辭章才華。通過形象的描繪和意象的營造,詩詞傳達了隋代社會對皇帝和國家繁榮的美好愿景。它展示了隋代社會的價值觀和對和平、繁榮的追求,同時也凸顯了當時社會對皇帝的尊崇和景仰。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隋代郊廟朝會和國家繁榮的贊美。它展示了當時社會對皇帝的崇拜和對和平、吉祥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隋代文人的辭章才華。
“瑞應西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miào cháo huì gē cí jiàn lóng qián dé cháo huì yuè zhāng èr shí bā shǒu
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jiā bǐ hé yǐng, zhì gòng shēng píng.
嘉彼合穎,致貢升平。
yì biāo nán mǔ, ruì yīng xī chéng.
異標南畝,瑞應西成。
dé zhì yú dì, huáng zhī xiào líng.
德至于地,皇祗效靈。
hé tóng zhī xiàng, huàn fā xiáng jīng.
和同之象,煥發祥經。
“瑞應西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