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鐘為宮五祀之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函鐘為宮五祀之本”全詩
芟柞伊始,夫敢不虔。
吉日惟世,式薦豆籩。
神其來格,用介有年。
分類: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是佚名隋代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種莊重祭祀的場景,以及人們對于神明的虔敬和敬畏之情。
這首詩詞中的詩意主要圍繞著祭祀社稷(社和稷是中國古代祭祀中的兩個重要對象,代表國家和農業)的莊嚴儀式展開。詩中提到了“函鐘為宮”,表明祭祀場所被莊嚴地布置,鐘聲回蕩在宮殿之中,凸顯了莊重的氛圍。社稷祭祀的次數被稱作“五祀”,而在祭祀時必須要嚴格遵守規定,進行精心的準備和儀式。
詩中還提到了芟柞(除草和修剪樹木)的開始,表示祭祀活動開始之前,人們會進行清理和準備工作。這種莊嚴的儀式需要人們對神明保持虔誠的心態,不敢有絲毫怠慢。只有在吉利的日子里,才會進行這樣的祭祀活動,用豆和籩(古代祭祀的器物)進行祭祀。神明將會降臨,接受人們的祭祀,這種莊重的儀式需要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準備。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祭祀活動的莊嚴和人們對神明的虔敬,表達了對于傳統儀式的重視和對神靈力量的敬畏。它展示了古代人們對于社稷祭祀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他們對于神明的順從和敬畏之情。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莊重而莊嚴的祭祀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那種莊嚴和敬畏之情,體驗到古代文化中的一種傳統儀式的神圣氛圍。
“函鐘為宮五祀之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sì tài shè tài jì shí qī shǒu
紹興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hán zhōng wèi gōng wǔ sì zhī běn, shè jì yǒu yán.
[函鐘為宮]五祀之本,社稷有嚴。
shān zhà yī shǐ, fū gǎn bù qián.
芟柞伊始,夫敢不虔。
jí rì wéi shì, shì jiàn dòu biān.
吉日惟世,式薦豆籩。
shén qí lái gé, yòng jiè yǒu nián.
神其來格,用介有年。
“函鐘為宮五祀之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