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翕辟以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翕辟以時”全詩
播之金石,鏘厥和聲。
冥冥眑眑,孔享純誠。
是聽是娭,邦基永寧。
分類:
《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是一首創作于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該詩以南呂音律為羽,以翕辟、協氣、陶蒸等形容詞來描繪祭祀的場景。通過播撒金石,發出悅耳的和聲,使得祭祀儀式充滿莊嚴肅穆的氛圍。詩中描述了祭祀活動的神秘感和虔誠,以及對國家繁榮安寧的祈愿。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紹興慶賀大地之神
翕辟以時,協氣陶蒸。
播之金石,鏘厥和聲。
冥冥眑眑,孔享純誠。
是聽是娭,邦基永寧。
譯文:
在適當的時刻,以莊重的儀式,
協調氣息,溫暖蒸騰。
撒播金石,發出悅耳的和聲。
虔誠祭祀,心存敬意。
傾聽宇宙的回響,祈愿國家長治久安。
詩意和賞析:
《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以莊嚴祭祀的場景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雋永的音律,展現了祭祀儀式中的莊重與神秘。詩中所提到的南呂音律為羽,使得整個祭祀過程顯得莊重肅穆,金石的撒播和和聲的鏘鳴更加增添了祭祀的隆重氛圍。
詩人表達了對祭祀儀式的敬畏之情,將其形容為冥冥中的眑眑,凸顯了祭祀活動的神秘性和莊嚴性。祭祀的過程中,人們以純誠的心靈向神明獻上崇敬之情,這種虔誠的態度和信仰讓人感受到了一種超然的力量。
整首詩詞中流露出對國家繁榮安寧的美好祈愿,稱邦基為永寧。這種祭祀儀式所表達的意義不僅僅是對神明的崇拜,更是對國家和民眾的福祉的期望。詩詞中所描繪的莊嚴祭祀場景和祈愿的寓意,展示了隋代人們對國家安寧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和祈盼。
這首詩詞以其莊重的氣氛和虔誠的情感,表達了祭祀活動的意義和其對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性。通過對祭祀儀式的描繪,詩人將人們的心靈與神明相連,抒發了對國家繁榮和安定的美好祈愿,展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
“翕辟以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sì shén zhōu dì zhī shí liù shǒu
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nán lǚ wèi yǔ, xī pì yǐ shí,
[南呂為羽],翕辟以時,
xié qì táo zhēng.
協氣陶蒸。
bō zhī jīn shí,
播之金石,
qiāng jué hé shēng.
鏘厥和聲。
míng míng yǎo yǎo,
冥冥眑眑,
kǒng xiǎng chún chéng.
孔享純誠。
shì tīng shì āi,
是聽是娭,
bāng jī yǒng níng.
邦基永寧。
“翕辟以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