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為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黃鐘為角”全詩
相我國家,鑒觀四方。
視罔不正,終然允藏龍臥虎。
神其來格,明德聲香。
分類:
《紹興祀大火十二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紹興祀大火十二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鐘為角,
黃鐘作為樂器奏響,象征著莊嚴肅穆的場合。
有出相藏,
有人出現而又隱藏不露。
伏見靡常,
低頭仰望,無法常見。
相我國家,
輔佐我國家。
鑒觀四方,
觀察檢視四面八方。
視罔不正,
審視時,看到的都是正直的。
終然允藏龍臥虎,
最終終于顯露出藏龍臥虎之勢。
神其來格,
神圣之氣自然而然地流露。
明德聲香。
明德的聲音和香氣。
這首詩詞通過黃鐘、出相藏、伏見靡常等意象,描繪了一種莊重肅穆的氛圍。它展示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官職的輔佐,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安寧和四方觀察的關切。詩中提到的視罔不正,意味著審視時所看到的都是正直的,這體現了作者對于社會道德和公正的追求。
最后幾句“終然允藏龍臥虎,神其來格,明德聲香”,表達了正直之人最終會顯露出自己的才能,他們的神圣氣質會自然流露,其德行和聲名也會傳播開來。整首詩詞通過崇高的意象和深沉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和個人品德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興旺和人民安康的祝愿。
這首詩詞以其樸實、正直的表達方式,表現了隋代社會的風貌和人們對于道德、公正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意義。
“黃鐘為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sì dà huǒ shí èr shǒu
紹興祀大火十二首
huáng zhōng wèi jiǎo yǒu chū xiāng cáng, fú jiàn mí cháng.
[黃鐘為角]有出相藏,伏見靡常。
xiāng wǒ guó jiā, jiàn guān sì fāng.
相我國家,鑒觀四方。
shì wǎng bù zhèng, zhōng rán yǔn cáng lóng wò hǔ.
視罔不正,終然允藏龍臥虎。
shén qí lái gé, míng dé shēng xiāng.
神其來格,明德聲香。
“黃鐘為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